[实用新型]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9917.1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邓福亮;周健;刘大伟;马泉;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线 计数器 晶闸管 电容器 避雷器监测器 避雷器 特高压工程 检测装置 大通流 残压 门极 电源 感应线圈感应 阴极 本实用新型 电容器充电 监测器装置 连接电容器 电流通过 感应线圈 整流回路 接地 阳极 断路 放电 触发 击穿 断开 雷电 连通 串联 通电 | ||
1.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包括避雷器(1),所述的避雷器(1)通过导电线接地,所述的导电线中部断开,当雷电击中避雷器(1)时,电压能击穿导电线中部的断路,使导电线连通,其特征是:监测器装置还包括一避雷器监测器(2),所述的避雷器监测器(2)内设有电源,电源通过整流回路连接一电容器(3)并为电容器(3)充电,所述的电容器(3)与一计数器(4)串联,所述的电容器(3)与计数器(4)的回路上接有一晶闸管(5),所述的晶闸管(5)的门极通过感应线圈(6)接在导电线上,所述的晶闸管(5)的阳极与阴极分别连接电容器(3)与计数器(4),当导电线有电流通过时,感应线圈(6)感应到电流,使晶闸管(5)的门极通电,触发晶闸管(5)动作,电容器(3)对计数器(4)放电,从而使计数器(4)动作,泄漏电流表(8)串接在导电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为1000KV母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1000KV母线(7)同时与避雷器(1)可开断连接,当对避雷器(1)功能测试时,以1000KV母线(7)向避雷器(1)输入电流,模拟雷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监测器装置还包括避雷测试装置(9),所述的避雷测试装置(9)内安装有供电电池以及主控制器,所述的供电电池电压分为两路,分别供给逆变电源模块和辅助电源模块;所述的逆变电源模块连接高压模块后,与电容器(3)连接,为电容器(3)供电,所述的主控制器控制电容器(3)输出电压试验放电计数,所述的辅助电源连接一功放电源,所述的功放电源与泄漏电流表(8)连接,所述的泄漏电流表(8)通过通道信号变换模块和A/D转换模块后,与主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控制器为单片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供电电池为12V/500mAH可充电锂电池,续航时间为2-3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避雷测试装置(9)的面板上设置有鼠标接口、USB接口、放电试验插口、泄漏电流试验插口以及电源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避雷测试装置(9)的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特高压工程用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99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负载
- 下一篇:一种继电保护辅助检测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