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恒温恒湿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8372.4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君;钟建坤;曾文波;曾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国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地址: | 517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终端 送线机构 车联网 容腔 通孔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恒温恒湿 分隔板 检测仪 形状和位置 背面设置 接线端口 开口方向 箱体空间 移动 接线 通电 整洁 穿过 联网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恒温恒湿检测仪,包括箱体,该箱体内设置有分隔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该箱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通孔,该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一根据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上接线端口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状态而设置的送线机构,该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带动该第二传动机构和该送线机构沿该第二通孔的开口方向移动,该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该送线机构穿过该第二通孔后朝该第一容腔内放置的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所在位置移动,用于使送线机构上的连接线与该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进行连接通电。本实用新型使送线机构上的连接线从外部与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连接,接线方便,箱体空间变大变整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联网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恒温恒湿检测仪。
背景技术
车联网智能终端即行车记录仪,广泛应用至各生活中车辆上,因此,对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质量检测是车联网智能终端技术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恒温恒湿箱是进行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性能测试的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是在接连接线、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检测试验,如图2至图4所示,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上接线端口多,接线端口排列不整齐且接线端口大小和形状不一,使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在恒温恒湿箱内接连接线的过程复杂,连接线多导致占用恒温恒湿箱内体积且使恒温恒湿箱内部杂乱,更不易保障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接线牢固性和使用安全性,减少了可一次性受试验的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的个数,不仅严重影响了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的试验效果,减少了恒温恒湿箱的工作效率,更浪费了恒温恒湿箱内的空间。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恒温恒湿检测仪,旨在解决现有恒温恒湿箱内的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接线困难,恒温恒湿箱内不能对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上的连接线实现有序整齐设置,从而使恒温恒湿箱内接线杂乱,占用恒温恒湿箱内有限空间,严重影响试验安全性和恒温恒湿箱的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恒温恒湿检测仪,其中,包括箱体,该箱体内设置有分隔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该分隔板设置该第一容腔和该第二容腔之间,该箱体正面设置有箱门,该箱门和该分隔板共同作用于密封该第一容腔以使该第一容腔内满足恒温恒湿试验所需的试验环境,该箱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通孔,该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该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一根据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上接线端口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状态而设置的送线机构,该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带动该第二传动机构和该送线机构沿该第二通孔的开口方向移动,该第二传动机构与该送线机构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该送线机构穿过该第二通孔后朝该第一容腔内放置的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所在位置移动,用于使送线机构上的连接线与该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进行连接通电,该第一通孔用于使该连接线穿过并预设连接在该送线机构上;
该箱体的侧面固定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该第一传动机构和该第二传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的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恒温恒湿检测仪,其中,该送线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该第一安装座上连接有一穿线模具和第一位置传感器,该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该第一安装座一端,该穿线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该第三通孔在穿线模具上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根据车联网智能终端本体上接线端口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状态而设置,每个该第三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阻力开关,该控制器分别与多个该阻力开关和该第一位置传感器电连接;该连接线穿设连接在该第三通孔内时,该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该连接线端部突出于该第三通孔处时的位置,该控制器接收该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该连接线端部位置的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情况控制该阻力开关将连接线锁住在该第三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国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国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8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