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卷发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5540.4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4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魏绵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1/04 | 分类号: | A45D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件 驱动件 凸起 卷发棒 转动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传动组件 间隔设置 手柄壳体 快速转换 使用方式 手柄外壳 卷发 手柄壳 嵌合 取下 商用 体内 头发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卷发棒,包括手柄壳体、拨发件、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拨发件连接于手柄壳体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手柄壳体内,用于驱动拨发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包括与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第二传动件设置的第一凸起,第二传动件包括拨发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第一传动件设置的第二凸起,各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第一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使得即使拨发件从手柄外壳上取下后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也能实现驱动件与拨发件的连接,实现了自动卷发棒在家用和商用两种使用方式下的快速转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卷发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卷发棒。
背景技术
自动卷发棒一般包括手柄外壳和与手柄外壳的拨发件,手柄外壳内设有用于驱动拨发件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和拨发件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卷发器分家用和商用(美发店使用)两种,其中,家用卷发器手柄外壳上的开关按钮与卷发组件上用于供头发进入的开口在同一侧,而商用卷发器手柄外壳上的开关按钮与卷发组件上用于供头发进入的开口呈180度夹角。有部分技术人员提出将拨发件从手柄外壳上取下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以实现卷发器在家用和商用两种场合下的转换。然而,现有技术中,传动组件并不能同时满足家用和商用两种方式下拨发件与手柄外壳之间的连接,即在将拨发件从手柄外壳上取下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后悔导致传动组件无法连接拨发件与手柄外壳的问题出现,因此无法实现自动卷发棒在家用和商用两种使用方式下的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卷发棒,解决现有的自动卷发棒拨发件从手柄壳体上拆下后换向连接后仍然能与驱动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卷发棒,包括手柄壳体、拨发件、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拨发件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拨发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所述拨发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的第二凸起,各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与所述拨发件固定连接的连接环、安装于所述拨发件上且延伸穿设于所述连接环内的转轴和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环内的传动齿轮,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有内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环内的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内齿啮合。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凹槽,任意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以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二传动件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凸起贴合的配合面,两所述配合面之外边缘与该两外边缘之中垂线之间的夹角都为0°~60°。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凸起沿周向间隔环绕分布,且所述第一凸起之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面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用于加热头发的发热棒,所述发热棒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壳体连接,所述拨发件套设于所述发热棒外,所述拨发件与所述发热棒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发热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拨发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拨发件之靠近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发热棒外,所述第二轴段位于所述发热棒之朝向所述手柄壳体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5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