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5109.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模块 模块化电池 本实用新型 通用标准 一端设置 电池包 插接 研发 设计过程 电连接 串联 车型 通电 资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其中,该模块化电池包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其中,第一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第二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相插接;第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接口,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相插接,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依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通过各自的接口串联且互相通电,设计过程中接口的方案保持不变,而由于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所以第二模块仅是在不同的车型中设计为不同的长度即可,而整体不做改变,从而进行较少的调整即可改变电池包的长度,减少了电池包整体的研发周期及研发资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纯电动汽车也成为了全球的汽车制造业的重点研究对象。对于纯电动的汽车,电池包是整车所有部件的能量来源,也是整车的核心部件。参见图1,传统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1'布置形式多为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电池包的研发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且不具有通用性,对于不同的车型需要研发不同形式的布置方案,整体的研发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电池包研发周期长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该模块化电池包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其中,第一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第二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相插接;第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接口,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相插接,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依次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一模块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壳体,第一接口为凹设于第一壳体内的接口。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一壳体包括:内部中空的平台和内部中空的凸台;其中,凸台设置于平台的上表面,凸台的内部空间与平台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接口设置于平台的第一端,平台的第二端与平台的第一端相对,并且,平台的第一端的宽度大于平台的第二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一模块还包括:第一电芯,第一电芯填充于第一壳体内。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二模块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二壳体,第二接口为凸设于第二壳体外的接口,第三接口为凹设于第二壳体内的接口。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二模块还包括:第二电芯,第二电芯填充于第二壳体内。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三模块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三壳体,第四接口为凸设于第三壳体外的接口。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三模块还包括:第三电芯,第三电芯填充于第三壳体内。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或第三模块外设置有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通过各自的接口串联且互相通电,即模块化电池包为多段式,设计过程中接口的方案保持不变,而由于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所以第二模块仅是在不同的车型中设计为不同的长度即可,而整体不做改变,从而进行较少的调整即可改变电池包的长度,通过这种调整,在进行不同车型的电池包研发时,只需要对第三模块进行设计即可,从而减少了整体研发周期及研发资金。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模块化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模块化电池包为多段式,设计过程中接口的方案保持不变,而由于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所以第二模块仅是在不同的车型中设计为不同的长度即可,而整体不做改变,从而减小了电池包的研发周期,进而减少车辆的制造周期,提高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5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汇流排的自动化快速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