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水电工程防沉没浮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6998.5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连接结构 连接杆 通孔 球形孔 浮体 水利水电工程 本实用新型 环形封盖 下沉物 沉件 漂浮 滑动配合 活动安装 轻质材料 使用寿命 一端设置 喇叭状 固连 滑出 下口 上口 翻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防沉没浮体,包括漂浮块和沉件,所述沉件包括球形下沉物和轻质材料制成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连在所述球形下沉物上,另一端设置有球形连接结构,所述漂浮块底部开设有球形孔,所述球形连接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球形孔内,且设置有环形封盖,用以限制所述球形连接结构滑出所述球形孔,所述环形封盖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上口与所述球形连接结构抵靠的面设置为弧形,用以使所述球形连接结构与所述面滑动配合,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直径,且小于所述球形连接结构的直径,所述通孔下口设置为向外侧扩大的喇叭状,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浮体翻滚,使用寿命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防沉没浮体。
背景技术
利水电工程在库区建成蓄水后,两岸的树木枝叶、庄稼杂草、塑料泡沫、生活垃圾等等漂浮污物会随着水流漂移到库区坝前的水面,并在进水口拦污栅前大量囤积,导致进水口堵塞而减少流量,如不及时清理,将会使水头降低从而直接降低工程的使用效率,甚至压垮拦污栅进入机组引水流道损毁设备,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转。所以,如何将漂浮的垃圾污物尽可能多的提前进行阻挡和处理,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方法是在进水口前设置格栅式拦污栅,基本思路是将污物阻拦在工程进水口拦污栅前,当漂浮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清理。清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人工清理:当污物堆积到一定数量后,清污人员在进水口上端岸上使用一些简易工具打捞,这个方法因漂浮污物形状不规则、打捞位置所限等原因,实践证明收效甚微;或者,清污人员乘坐清污船只到进水口前打捞,由于水流形成漩涡和吸引力,给打捞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险。所以,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微型的水利工程,或进水口停止过水时;(2)机械清理:主要通过预先安装的耙斗式清污机、回转式清污机等清污装置进行清污,这种清污方法是现有技术的主流,被各个水利水电工程所广泛采用,但当汛期山洪爆发时,漂浮垃圾数量暴增,清污装置因工作效率较低,在大量垃圾涌来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越来越多的增设了坝前拦漂装置,即在距离进水口几百米甚至更远处提前设置一道拦漂排,通过拦漂排提前阻挡大量涌来的漂浮垃圾,并在拦漂排前较宽的水域上通过清污船进行打捞清理,从而大幅度降低进水口前漂浮垃圾的数量,确保了工程的正常发电、排涝、提灌等功能。现有的拦漂装置一般采用浮筒、浮箱等形状的漂体连接结构,这些漂体通常采用塑料桶、油桶、木桶、铁桶、铁皮箱等材料组成,在其端部用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并通过钢丝绳或拉杆将漂体连为一个整体与两岸固定点进行连接,形成拦漂排漂浮在水面阻挡上游漂来的垃圾。然而,由于考虑建设成本、漂体自身浮力等因素,这些漂体在制作时自身用料壁要薄、自重要轻,拦漂排投运后受大量垃圾冲击、摩擦、波浪拍打以及自身腐蚀等,时间长了漂体将会逐渐损坏而漏水,导致拦漂排局部或整体翻转、颠覆甚至沉没,失去控制而游离在库区水域中,反而给工程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有效的防止浮体翻滚,最后造成沉没,实现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设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防沉没浮体,有效防止浮体翻滚,可以阻挡更多的水面垃圾,进一步扩大了水面垃圾清理周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6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