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绞丝管模具焊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2583.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练国富;赵陈敏;杨江淮;曾嘉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10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面 自适应 横梁 内管 焊接工装 压紧机构 绞丝 锁固 托臂 模具 本实用新型 在线性导轨 对称设置 气缸驱动 上固定板 同步调节 线性导轨 相背运动 一步到位 中间腔道 复数道 固定板 宽窄 复数 焊槽 滑块 腔道 上锁 贴合 相向 压紧 移动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绞丝管模具焊接工装,包括机架、台面和压紧机构;机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复数道横梁,横梁上锁固有线性导轨;台面锁固在线性导轨的滑块上,由设置在横梁上的气缸驱动台面移动,两块台面相向和相背运动,中间腔道产生宽窄的变化;压紧机构,锁固在台面上,用来将插入内管焊槽上固定板压紧在台面上;其中:台面朝腔道一侧边沿锁固有一托臂,两块台面对应的托臂组合成类似V形托架,由复数个V形托架支撑着内管;调节两台面间距,能改变V形托架宽度,自适应降低内管的高度,实现固定板贴合台面的同步调节,一步到位,大大提高调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绞丝管模具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塑料管是以塑料树脂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由于它具有质轻、耐腐蚀、外形美观、无不良气味、加工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等。
塑料管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的变化改进,种类也比较多。而高强度绞丝管是一种以塑料树脂和绞丝为主制造而成的一种新型高强度塑料管。比普通塑料管材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耐腐蚀、耐压强度更高,更加符合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需求,这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符合发展趋势的产品,所以高强度绞丝管的研发是必然的。目前,它广泛用于建筑给排水、饮用水管道以及采暖、化工、石油、天然气输送等领域。尤其是针对世界环保主题,以及对木材、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规则,全世界各国都在鼓励推广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塑料异型材技术的发展。
绞丝管模具整套模具包括有内管,外管,拉马,拉环,固定板,一级滑道板,二级滑道板,弧板,两端定位装置,螺杆,带花键轴外围套管。内管轴向设置有五道支撑位置,每个支撑位置由八片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固定板支撑,而每五道支撑位置上对应的固定板需保持直线度,在先专利提出一种绞丝管模具焊接工装,其结构包括:机架、台面、支撑架和压紧机构等;机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复数节支撑,每节支撑的两侧各设置一横梁、中央形成腔道,在横梁上锁固有线性导轨;台面底部锁固在线性导轨的滑块上,由气缸驱动两对称台面相向运动收窄腔道,形成对插入内管焊槽上固定板的支撑,而相背运动即放宽腔道动作;其中支撑架具有V形臂,用来支撑内管,并能根据管径不同,调节至内管中心处于台面半个固定板厚度高位置;机架长度方向每节支撑对应设置一支撑架;调节是指支撑架的V形臂两臂端部设置有对称的螺母座,在该螺母座中旋接有调节螺栓,两调节螺栓延长线相交于V形臂的中心面上。
上述结构中,为了适应不同管径的定位,调节支撑架相对麻烦,且存在不同步缺陷,为此,如何在在先技术上改良焊接工装,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通过调节作业台面间距,同步实现对不同管径内管形成支撑的自适应绞丝管模具焊接工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适应绞丝管模具焊接工装,包括机架、台面和压紧机构;所述机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复数道横梁,横梁上锁固有线性导轨;所述台面锁固在线性导轨的滑块上,由设置在横梁上的气缸驱动台面移动,两块台面相向运动中间腔道收窄,相背运动中间腔道打开;所述压紧机构,锁固在台面上,用来将插入内管焊槽上固定板压紧在台面上;其特征在于:台面朝中间腔道一侧边沿锁固有一托臂,两块台面对应的托臂组合成类似V形托架,由复数个V形托架支撑着内管;调节两台面间距,能改变V形托架宽度,适应不同管径,以使固定板贴在台面上。
所述托臂包括水平臂和倾斜臂,两者夹角为钝角;所述水平臂贴合并锁固在台面上、倾斜臂悬空在腔道中。
所述托臂上的水平臂和倾斜臂双面均为平面结构。
所述夹角在120度至150度之间,优选夹角为13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2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短管-弯头自动焊接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