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5676.2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超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防盗 监测系统 多路 本实用新型 传输模块 监控中心 无线信号发射模块 无线信号接收模块 声光报警信号 红外传感器 微处理器 报警器 报警信号 布防区域 复位模块 驱动模块 入侵行为 突发事件 显示模块 信号处理 应急措施 自动检测 单片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由PIR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传输模块、监控中心组成;所述的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监控中心包括微处理器、复位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供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使用单片机作为信号处理,自动检测发生在布防区域内的入侵行为,产生报警信号,一旦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从而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监控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对自己私有财产的保护手段不断加强,对防盗设施智能化有了新的要求,电子红外报警这门重要综合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此外,红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报警系统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压力触发防盗报警系统,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防盗报警系统和报警器,但这几种常见报警器在成本及灵敏性方面都不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存在灵敏度差,时有误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使用单片机作为信号处理,自动检测发生在布防区域内的入侵行为,产生报警信号,一旦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从而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PIR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传输模块、监控中心组成;所述的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监控中心包括微处理器、复位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报警器;所述的PIR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与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复位模块、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报警器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红外传感器采用HC-SR501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PIR传感器采用D203S-PIR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采用无线数字通讯模块。
而且,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采用无线数字通讯模块。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STC89C52单片机。
而且,所述的显示模块采用LCD显示器。
而且,所述的报警器采用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使用单片机作为信号处理,自动检测发生在布防区域内的入侵行为,产生报警信号,一旦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从而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路红外线防盗监测系统,由PIR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传输模块、监控中心组成;所述的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监控中心包括微处理器、复位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报警器;所述的PIR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与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复位模块、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报警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超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超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5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