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精加工的研磨盘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1117.4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2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成祖;邓晓帆;葛翔;陈光;闫传滨;靳新民;刘伟峰;张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B24B37/11;B24B37/34;B24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50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盘 滚子 滚动表面 研磨设备 圆柱滚子 精加工 套件 本实用新型 外系统 圆锥面 基面 主机 轴向加载装置 放射状分布 收集装置 输送系统 送进机构 相对布置 整理机构 直线沟槽 主轴装置 上托盘 下托盘 锥顶角 横梁 滑台 立柱 同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精加工的研磨设备和研磨盘套件。研磨设备包括主机、研磨盘套件和滚子循环盘外系统。主机包括基座、立柱、横梁、滑台、上托盘、下托盘、轴向加载装置和主轴装置。滚子循环盘外系统包括滚子收集装置、滚子输送系统、滚子整理机构和滚子送进机构。研磨盘套件包括一对同轴、且正面相对布置的第一和第二研磨盘。第一研磨盘的正面包括一组放射状分布于第一研磨盘基面(正圆锥面)的直线沟槽,第二研磨盘的正面为第二研磨盘的工作面(正圆锥面),第一研磨盘基面与第二研磨盘工作面的锥顶角之和为360°。本实用新型研磨设备具有大批量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精加工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精加工的研磨盘套件及研磨设备,属于轴承滚动体精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柱滚子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类旋转机械。作为圆柱滚子轴承重要零件之一的圆柱滚子,其滚动表面的形状精度和尺寸一致性对轴承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公知的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加工工艺流程为:毛坯成型(车削或冷镦或扎制)、粗加工(软磨滚动表面)、热处理、半精加工(硬磨滚动表面)和精加工。公知的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是超精加工。
超精加工是一种利用细粒度油石作为磨具,油石对工件加工表面施加较低的压力并沿工件加工表面作高速微幅往复振动和低速进给运动,从而实现微量切削的光整加工方法。目前,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精加工多采用无心贯穿式超精加工方法。其设备的加工部分由一对异向斜置的超精导辊和一个(或一组)装有油石的超精头组成,圆柱滚子由导辊支撑并驱动,在作旋转运动的同时又沿一与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素线相适应的轨迹作低速进给运动,超精头以较低的压力将油石压向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同时油石沿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素线作高速微幅往复振动,对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实施精加工。在无心贯穿式超精加工过程中,同一批次的圆柱滚子依次贯穿通过加工区域并经受油石超精加工。
此外还有一种无心切入式超精加工方法,其设备的加工部分由一对平行布置的超精导辊和一个(或一组)装有油石的超精头组成,圆柱滚子在导辊的支撑并驱动下作旋转运动,超精头以较低的压力将油石压向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同时沿一与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素线相适应的轨迹作低速进给运动和高速微幅往复振动,对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实施精加工。在无心切入式超精加工过程中,同一批次的圆柱滚子逐个进入加工区域并经受油石超精加工。
上述两种圆柱滚子滚动表面超精加工方法存在以下两方面技术缺陷:一方面,加工过程中油石和导辊磨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不利于圆柱滚子滚动表面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超精加工设备同一时刻只对单个(或少数几个)圆柱滚子进行加工,被加工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材料去除量几乎不受同批次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直径差异的影响,因此用超精加工设备加工圆柱滚子滚动表面很难有效改善被加工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直径分散性。上述两方面的技术缺陷导致被加工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的形状精度和尺寸一致性提升受到制约。
现阶段,涉及圆柱滚子滚动表面精加工的装置(设备)和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种:
中国专利公报,公布号CN102476350A:公开了一种圆柱滚子外径无心研磨加工装置,包括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铸铁研磨辊,研磨辊之间有间隔,间隔上方安装有送料槽,送料槽上方设置有上压板,上压板上方加装有加压重锤,上压板与滚子的接触面为圆弧形。两研磨辊的线速度不同,使得圆柱滚子与研磨辊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调整小研磨辊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可驱动滚子沿轴线方向进给。研磨辊在驱动圆柱滚子的同时,也对滚子表面进行研磨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1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机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电子封装产品的研磨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