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水轮机模式的带流道式导叶的液力透平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7721.X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频;张自超;陈德新;朱鹏艳;吴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3/12 | 分类号: | F03B3/12;F03B3/02;F03B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流道式导叶 导叶 本实用新型 水轮机模式 液力透平 出水室 流道 超低比转速 从上至下 高效利用 节能环保 运行稳定 中小流量 轴承中心 进水室 径向式 引水室 正导叶 末级 余能 余压 匹配 轴承 水能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水轮机模式的带流道式导叶的液力透平流道,包括进水室、首级径向式正导叶、首级转轮、至少一级次级级间流道式导叶及相应级超低比转速转轮、出水室、主轴、轴承和机壳,轴承中心内装有主轴,主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装有首级转轮、至少一级次级级间导叶及与之相匹配的转轮,各级级间导叶均为结构相同的流道式导叶,引水室经首级导叶与首级转轮相连通,首级转轮经次级级间流道式导叶与相应级的转轮相连通,依次顺次类推,末级转轮与出水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安全可靠、高效,使用范围广,适用于中小流量、中高余压利用情况,节能环保,是高效利用水能或回收余能设备上的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机,特别是一种基于水轮机模式的带流道式导叶的液力透平流道。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用于余能回收的液力透平常采用多级泵反转,由于泵反转作透平运行时,进出口发生了逆转,因此,这些按泵工况设计的透平,其损失比泵工况运行时的大、效率低,高效工作范围窄,稳定性差。余能回收效率低,导致能源的二次浪费,因此提高液力透平的余能回收效率尤为重要。而水轮机是水能利用的常规原动机,其运行效率往往要比泵作液力透平的效率高很多,且高效工作范围宽,稳定性好,基于此点考虑,很有必要设计开发水轮机模式的液力透平。此外,液力透平的余能回收效率不仅取决于高效的转轮,还需要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流道,以提高液力透平整体余能回收效率。另外,由于受结构布局限制,液力透平流道还要求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因此,需要设计开发出与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及其相适应的流道,但至今未见有水轮机模式的液力透平流道的公开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水轮机模式的带流道式导叶的液力透平流道,可有效解决反转泵型液力透平效率低、高效区窄、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水轮机模式的带流道式导叶的液
力透平流道,包括进水室、首级径向式正导叶、首级转轮、至少一级次级级间流道式导叶及相应级超低比转速转轮、出水室、主轴、轴承和机壳,轴承中心内装有主轴,主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装有首级转轮、至少一级次级级间导叶及与之相匹配的转轮,各级级间导叶均为结构相同的流道式导叶,引水室经首级导叶与首级转轮相连通,首级转轮经次级级间流道式导叶与相应级的转轮相连通,依次顺次类推,末级转轮与出水室相连通,水流由引水室将水流顺畅且轴对称的引向首级导叶,由首级导叶形成首级转轮所需要的环量,进入首级转轮,然后首级转轮经相连通的级间流道式导叶进入水轮机模式的低比转速混流式液力透平转轮,依次顺次类推,最后水流由与末级转轮相连通的出水室排出,与机壳一起构成流道式导叶的液力透平流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具有高的余能回收效率和高的水头利用能力,与发电机直联,设备装置效率高、运行稳定、安全可靠、高效,使用范围广(工作面宽),适用于中小流量、中高余压(水头)利用情况,节能环保,是高效利用水能或回收余能设备上的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首级导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轮机模式的低比转速混流式液力透平转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级间流道式导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7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