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楔形PBS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6940.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凌吉武;黄武达;周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海创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B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偏振分光膜 楔形 两侧面 分光 双折射晶体棱镜 本实用新型 平行四边形 上下叠置 传统的 高反膜 输出光 信号光 入射 射出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楔形PBS结构,包括上下叠置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连接面上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其相近于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二棱镜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第二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均镀设有高反膜,本方案巧妙地将第一棱镜的其中两侧面设置成具有一定夹角的形式,使得入射后的信号光经偏振分光膜分光后,射出的两束输出光形成夹角,使其可以替代传统的双折射晶体棱镜进行使用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满足第一棱镜的其中两侧面夹角来达到满足任一的楔形角度分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楔形PBS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学器件中,通常采用双折射晶体对光线进行楔形角度分光,这也是长期以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种惯用手法,而双折射晶体在加工上存在一定难度且其在应用上仍然还具有一定的结构约束和拓展使用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楔形角度分光且加工简单、成本低的楔形PBS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楔形PBS结构,其包括上下叠置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连接面上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其相近于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二棱镜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第二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均镀设有高反膜。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的入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入射面相平,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出射面相平。
进一步,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射面与其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均为一体成型的晶体结构。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第一棱镜的其中两侧面设置成具有一定夹角的形式,使得入射后的信号光经偏振分光膜分光后,射出的两束输出光形成夹角,使其可以替代传统的双折射晶体棱镜进行使用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满足第一棱镜的其中两侧面夹角来达到满足任一的楔形角度分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简要实施示意和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简要实施示意和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楔形PBS结构,其包括上下叠置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连接面上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其相近于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θ;所述第二棱镜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第二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均镀设有高反膜。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的入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入射面相平,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出射面相平。
进一步,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射面与其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均为一体成型的晶体结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海创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海创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6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薄膜及制备装饰薄膜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平面反射反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