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5979.2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张晨星;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F21V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主体 控制箱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光电传感器 顶部安装 光电诱导 隧道出口 隧道进口 报警灯 路缘石 隧道 诱导 均匀等距排列 车辆拥堵 导光面板 道路设施 内部设置 主动发光 单片机 警示 内壁 交通事故 通畅 电源 减速 提示 行驶 醒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包括隧道主体,隧道主体包括隧道进口端和隧道出口端,隧道进口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隧道出口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光电传感器,隧道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单片机和电源,隧道主体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路缘石,路缘石远离隧道主体内壁的一侧上安装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诱导标主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面板和报警灯可以在道路通畅时,为路过的车辆提高照明,在隧道内车辆拥堵时,通过设置的控制箱和报警灯可以提醒路过的车辆小心减速行驶,防止引发交通事故,主动发光的诱导标可以发出醒目的光,达到警示、提示人们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与普通露天式行进设施有着其特殊的性质:一般隧道处于半封闭状态、路况隐蔽性较强、联络与事故救援难度大等特征,并且在隧道内通风与照明设计、交通事故及时处理与救援、基础设备设施维护、消防安全设施设置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隧道内空间处于半封闭式交通安全隐患大,一旦出现交通拥堵,整条路段都会深受其影响,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因此,保障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交通舒畅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如今隧道拥堵引发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包括隧道主体,所述隧道主体包括隧道进口端和隧道出口端,所述隧道进口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隧道出口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隧道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单片机和电源,所述隧道主体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远离所述隧道主体内壁的一侧上安装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诱导标主体。
优选的,所述诱导标主体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导光面板,所述导光面板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报警灯,所述保护外壳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垫片,所述保护外壳的背部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插销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垫片与所述保护外壳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插销柱与所述保护外壳的背部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外接于电源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引脚P3.6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电路。
优选的,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报警灯和S8050三极管,且报警灯的一端与单片机的VCC端连接,另一端与S8050三极管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S8050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5K电阻与单片机的引脚P0.6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均采用PS-56T对射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2C5410AD单片机,所述报警灯采用LED频闪声光报警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隧道内光电诱导标装置通过设置的导光面板和报警灯可以在道路通畅时,为路过的车辆提高照明,在隧道内车辆拥堵时,通过设置的控制箱和报警灯可以提醒路过的车辆小心减速行驶,注意安全,防止引发交通事故,主动发光的诱导标可以发出醒目的光,达到警示、提示人们的作用,避免了由于标识不清而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而且根据交通流量状况,报警灯发出警报,可以让司机在封闭幽暗的隧道内更早的了解到前方的路况,从而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连环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5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