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0815.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00;A61B50/31;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包括盒体和塑料托盘,所述塑料托盘置于盒体内,所述塑料托盘上设有一个大凹槽和若干个小凹槽,所述的大凹槽内叠加置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碘伏棉球、医用脱脂棉球、洞巾和医用橡胶手套,所述小凹槽内分别置有金属镊子、注射器、针刀和医用胶带,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包含针刀治疗操作时所需的所有材料,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医院针刀治疗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避免了传染疾病的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刀是在中国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针灸用具,由金属材料做成,主要分为手持柄、针身及针刀三部分,长度一般为10cm~15cmm,直径一般为0.4mm~1.2mm。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中医微创的外科松解手术,主要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病变,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目前,各医疗单位做针刀治疗时所需要的针刀、注射器、消毒材料等分散包装,临时拼用,准备环节多,工作量大,消毒后的器械储存、携带不便,又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包含针刀治疗操作时所需的所有材料,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医院针刀治疗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避免了传染疾病的交叉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包括盒体和塑料托盘,所述塑料托盘置于盒体内,所述塑料托盘上设有一个大凹槽和若干个小凹槽,所述的大凹槽内叠加置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碘伏棉球、医用脱脂棉球、洞巾和医用橡胶手套,所述小凹槽内分别置有金属镊子、注射器、针刀和医用胶带。
作为优选,所述镊子包括一个弯头镊子和一个直头镊子。
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器的容量为10ml。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脱脂纱布、医用脱脂棉球、洞巾、医用橡胶手套、金属镊子、注射器、针刀和医用胶带外均设有独立的塑料包装,所述医用碘伏棉球外设有铝箔包装。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碘伏棉球和医用脱脂棉球的数量均至少为5颗。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脱脂纱布的数量至少为5片,所述单片医用脱脂纱布的层数为8层。
作为优选,所述针刀的数量至少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含针刀治疗操作时所需的所有材料,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医院针刀治疗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避免了传染疾病的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针刀治疗包的主视图。
图中:1-盒体、2-塑料托盘、21-大凹槽、3-金属镊子、31-弯头镊子、32-直头镊子、4-注射器、5-针刀和6-医用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0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消化科用多功能病床
- 下一篇:一种免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