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槽阳极炭块的吊取抱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8101.8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钟涛;何光文;张棋;夏兵;何刚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铰轴 抱夹臂 阻力臂 上端 铰接 下端 电解槽阳极 夹板 动力臂 抱夹 撑杆 力臂 炭块 通孔 穿过 铰轴铰接 菱形结构 自由端 卡入 开口 | ||
一种电解槽阳极炭块的吊取抱夹,包括第一、第二抱夹臂,以及第一、第二连接板,第一抱夹臂由第一、第一阻力臂连接构成,第一阻力臂的下端设有第一抱夹板,第二抱夹臂由第二、第二阻力臂连接构成,第二阻力臂的下端设有第二抱夹板,第一、第二抱夹臂之间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呈X形,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铰轴穿过第一动力臂上端的通孔形成铰接,第二连接板的下端通过第三铰轴穿过第二动力臂上端的通孔形成铰接,第一连接板的上端、第二连接板的上端通过第四铰轴形成铰接,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动力臂、第二动力臂相连呈菱形结构,所述第二铰轴上铰接设有一撑杆,该撑杆的自由端设有供第三铰轴卡入的开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铝工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阳极炭块的吊取抱夹。
背景技术
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炭块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电解槽配套的阳极是由炭块、钢爪、钢铝爆炸焊块、铝制导电杆连接构成,其中,碳块通过磷铁浇铸与钢爪固定,钢爪与钢铝爆炸焊块作钢-钢焊接形成横截面呈T形结构的阳极炭块,铝制导电杆与阳极炭块的爆炸焊块作铝-铝焊接,构成完整的阳极。各电解槽配套使用的阳极数量可达32块,阳极的重量可达1.5T。
正常情况下,这些阳极是利用吊车钩住铝制导电杆尾端的吊装孔进行吊装。然而,因各种原因,钢铝爆炸焊块常出现与铝制导电杆脱落的意外情况,使得阳极损坏,T形结构的阳极炭块位于电解槽水平罩板之下,导致阳极不能采用正常情况的吊装方式起吊。
由于没有专用的吊取工具,取出这些掉落的阳极炭块费时费力,吊落一块碳块就导到电解槽少一块阳极碳块导电,增加了其它阳极碳块的电流密度也增加了阳极碳块的消耗速度,严重降低了电解槽电解铝的效率,也浪费企业的生产资料,不利于企业降低电解铝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槽阳极炭块的吊取抱夹,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连接在电解车间行车上,实现将掉落在电解槽内的阳极炭块吊取出,以供更换完好的阳极,保证电解槽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槽阳极炭块的吊取抱夹,包括第一抱夹臂、第二抱夹臂,以及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抱夹臂由第一动力臂、第一阻力臂连接构成,第一阻力臂的上端向右弯曲,与第一动力臂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臂向右倾斜,第一阻力臂的下端设有向右延伸的第一抱夹板,所述第二抱夹臂由第二动力臂、第二阻力臂连接构成,第二阻力臂的上端向左弯曲,与第二动力臂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动力臂向左倾斜,第二阻力臂的下端设有向左延伸的第二抱夹板,第一动力臂、第二动力臂、第一阻力臂、第二阻力臂的上端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抱夹臂、第二抱夹臂之间通过第一铰轴穿过第一阻力臂、第二阻力臂上端的通孔铰接呈X形,第一阻力臂、第二阻力臂之间的空间形成供夹持阳极炭块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铰轴穿过第一动力臂上端的通孔形成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通过第三铰轴穿过第二动力臂上端的通孔形成铰接,第一连接板的上端、第二连接板的上端通过第四铰轴形成铰接,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动力臂、第二动力臂相连呈菱形结构,所述第二铰轴上铰接设有一撑杆,该撑杆的自由端设有供第三铰轴卡入的开口。
所述撑杆的铰接端设有条形孔,该条形孔沿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撑杆通过条形孔铰接在第二铰轴上。
所述第一动力臂、第一阻力臂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构成第一抱夹臂,所述第二动力臂、第二阻力臂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构成第二抱夹臂。
所述第一抱夹臂、第二抱夹臂均通过不锈钢板冲压成型为单层板结构,所述第一抱夹板焊接固定在第一抱夹臂的下端,朝向第二抱夹臂延伸,所述第二抱夹板焊接固定在第二抱夹臂的下端,朝向第一抱夹臂延伸,第一阻力臂、第二阻力臂、第一抱夹板、第二抱夹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夹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8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