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2859.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建;王章伟;颜国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利达(平阳)明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78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黄伟丹 |
地址: | 32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卸油管 输出管 输送管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垂直圆周 卸料装置 进料管 硬管 水平圆周转动 固定部件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旋转接头 油箱连接 出油口 有机架 收拢 油管 不锈钢 碰头 卸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卸料装置,包括有机架、卸油管及油管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管为不锈钢硬管,所述卸油管分为若干段,依次包括有进料管、输送管、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及输出管,且相互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输送管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管一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管一相对可以输送管水平圆周转动,所述连接管二相对连接管一垂直圆周转动,所述输出管相对连接管二垂直圆周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卸油管为硬管,并且分为若干段,相邻管之间可以转动,这样可以调节输出管出油口的位置,并且在卸油完毕后可以将卸油管收拢,避免碰头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卸料装置的改进发明,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将油脂卸至油罐车内的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卸料装置采用耐高温软管进行油脂传送,每次卸油时均需要人工将软管固定在油罐车顶部,由于没有专业固定器材,只是采用钢丝简单固定,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卸料完毕后软管中仍存有油脂,工人收起软管时会造成软管内的油脂外漏,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且避免油脂外漏的卸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卸料装置,包括有机架、卸油管及油管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管为不锈钢硬管,所述卸油管分为若干段,依次包括有进料管、输送管、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及输出管,所述进料管、输送管、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及输出管相互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输出管的出油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输出管螺纹连接,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输送管竖直设置,且所述输送管外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输送管与安装套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管一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管一相对可以输送管水平圆周转动,所述连接管二相对连接管一垂直圆周转动,所述输出管相对连接管二垂直圆周转动。
所述机架包括有操作台、阶梯及竖向设置的立柱,所述操作台一端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操作台的另一端与阶梯的上端连接,且所述操作台与输送管的高度配合设置。
所述连接管一和安装套之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斜向设置。
所述油管固定部件为固定钳,所述固定钳通过连接链与输出管连接。
所述固定钳包括有U型钳体和螺杆,所述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螺纹孔与钳体的另一端配合夹持。
所述螺杆的夹持端具有夹持面,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卸油管为硬管,并且分割为进料管、输送管、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及输出管,相邻管之间可以转动,这样可以调节输出管出油口的位置,并且在卸油完毕后可以将卸油管收拢,避免碰头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卸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油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利达(平阳)明胶有限公司,未经嘉利达(平阳)明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2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流体输送及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