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气控燃气比例阀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1015.4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桂检仔;庞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精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4 | 分类号: | F16K11/24;F16K31/3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4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腔 进气腔 出气腔 气动调节器 空气信号 控制阀体 燃气比例阀 伺服 主电磁阀 比例阀 出气管 进风管 气控 侧壁连接 燃气输出 线性关系 出气口 动作端 工作端 管末端 恒定的 控制阀 总成本 上端 风机 侧壁 伸入 下端 分隔 燃气 体内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气控燃气比例阀总成,包括控制阀体、主电磁阀及比例阀,控制阀体内布置有第一进气腔、第二进气腔、驱动腔及出气腔,主电磁阀的动作端位于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的连接处,比例阀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安装在驱动腔和出气腔的连接处及第二进气腔和出气腔的连接处,出气腔一端为连接有出气管的出气口,出气管末端与安装有风机的进风管连接;控制阀体上设有气动调节器,气动调节器的工作端穿过控制阀体侧壁后伸入驱动腔内将驱动腔分隔为第一驱动腔和第二驱动腔,气动调节器的侧壁连接有空气信号管,空气信号管末端与进风管连接。在空气信号压力和燃气输出压力之间建立线性关系,保证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能保持在恒定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伺服气控燃气比例阀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燃气比例阀大多是根据控制器提供给比例阀电流或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燃气流量的大小,而供给燃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风机提供,且风机转速是分级或恒定的,这样当风量发生变化时,燃气量不能实时相匹配上,导致当风量减少时,空气供给不足,燃气不能完全充分燃烧,污染了环境又降低了燃烧效率,当风量增加时,空气过剩,使燃烧工况容易发生离焰、熄火等情况,导致燃气未经燃烧而泄漏、排放,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气控燃气比例阀总成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气控燃气比例阀总成,包括控制阀体、主电磁阀以及比例阀,所述控制阀体内布置有第一进气腔、第二进气腔、与第二进气腔直接或者间接连通的驱动腔以及出气腔,所述主电磁阀的动作端位于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的连接处,所述比例阀的下端安装在驱动腔和出气腔的连接处,所述比例阀的上端安装在第二进气腔和出气腔的连接处,所述出气腔的一端为连接有出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末端与安装有风机的进风管连接;所述控制阀体上设有气动调节器,所述气动调节器的工作端穿过控制阀体的侧壁后伸入驱动腔内将驱动腔分隔为第一驱动腔和第二驱动腔,所述气动调节器的侧壁连接有空气信号管,所述空气信号管的末端与进风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调节器包括固定在控制阀体上的调节阀体以及安装在调节阀体内部的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上端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弹簧的下端面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下方依次安装有调节膜片和调节活塞,所述调节膜片和调节活塞之间布置有伺服腔,所述调节活塞位于驱动腔内,所述调节膜片的上方为信号腔,所述信号腔与空气信号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上设有燃气限流调节装置,所述燃气限流调节装置与伺服腔之间通过信号通道连接,所述信号通道的两端安装有阻尼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上设有文丘里管,所述出气管的末端与文丘里管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比例阀包括封闭驱动腔和出气腔连接处的伺服膜片、下端与伺服膜片接触的比例杆、安装在第二进气腔和出气腔连接处的比例活塞座以及比例活塞,所述比例杆的上端穿过比例活塞座后与比例活塞连接,所述比例活塞座的下端面和比例杆的杆身之间安装有比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比例活塞的下端面为球面,比例活塞座的上端面布置有方形凹槽,驱动腔中没有气体时,所述比例活塞的球面与方形凹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为零,驱动腔中有充满气体时且随着驱动腔中气压的增大,所述比例活塞的球面与方形凹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还包括伺服电磁阀,所述伺服电磁阀的动作端位于第二进气腔和驱动腔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腔分为位于控制阀体上部的第三驱动腔、位于控制阀体下部的第四驱动腔以及连接第三驱动腔和第四驱动腔的驱动通道,所述第三驱动腔和第四驱动腔位于出气腔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通道的两端安装有阻尼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精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精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1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龙头把手共用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节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