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件加热炉及其粉尘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9743.1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1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辉;陈剑;黄少鹤;兰兴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富通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61009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腔 石墨件 管部 粉尘吸收装置 加热炉 上通孔 上主体 槽口 盘部 周向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 环形空腔 加热过程 上端管口 污染空气 吸气通道 细小粉末 相对设置 穿入槽 吸收孔 下主体 有效地 上端 槽壁 侧边 管腔 连通 相抵 贯通 覆盖 | ||
1.一种石墨件加热炉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主体,设置有槽口朝下的槽腔,所述槽腔的槽底设置有用于石墨件穿入槽腔中的上通孔,所述上主体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槽腔连通的吸气通道;
下主体,包括管腔用于石墨件插入的管部和与所述管部下端连接的盘部,所述管部的上端管口与所述上通孔相对设置,且上端沿周向与所述槽腔的槽底均相抵以与所述槽腔的槽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管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贯通内外的吸收孔,所述盘部呈环形并覆盖在所述槽腔的槽口位于所述管部外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腔为圆柱型槽腔,所述上通孔为圆柱形孔,所述管部为圆柱型管部且与所述槽腔以及所述上通孔均同轴设置,所述管部的内径与所述上通孔的直径相等、外径小于所述槽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部呈圆环形,且内沿沿周向与所述管部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盘部的外沿直径与所述上主体外侧面直径相等且同轴设置,所述上主体外侧面与所述槽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孔截面呈长圆形且沿所述管部轴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部的外沿与所述上主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螺栓沿所述盘部的外沿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围绕所述环形空腔外侧以对所述环形空腔内气体降温的冷却水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水槽,所述环形水槽避开所述吸气通道设置,所述环形水槽的槽口设置有环形密封板,所述环形密封板与所述上主体密封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槽内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向外延伸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9.一种石墨件加热炉,包括下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粉尘吸收装置,所述粉尘吸收装置设置在所述下炉口下侧且上通孔与所述下炉口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富通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富通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97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危险废物高温熔融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