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穿刺固定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4200.4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9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彭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穿刺 呈圆环状 医用胶带 固定贴 气腔 腕带 充放气机构 黏性 辅助装置 空气接触 黏性物质 弹性的 边角 翘起 同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贴,动脉穿刺固定贴,包括呈圆环状且具有弹性的固定腕带,固定腕带内部同轴设有呈圆环状的气腔,气腔内设有充放气机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医用胶带边角易翘起,使得黏性物质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导致现有的医用胶带黏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贴。
背景技术
动脉穿刺是一种手术,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在动脉穿刺的过程中,目前通常采用普通的医用胶带对针头进行固定,而使用医用胶带固定,而现有的医用胶带边角易翘起,导致医用胶带上的黏性物质在氧气中被氧化,使得其黏性降低,从而使得黏性物质失效而导致医用胶带黏性降低,进而导致医用胶带固定效果减弱,甚至导致医用胶带脱落,使得针头的固定效果不佳,对患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贴,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医用胶带边角易翘起,使得黏性物质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导致现有的医用胶带黏性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动脉穿刺固定贴,包括呈圆环状且具有弹性的固定腕带,固定腕带内部同轴设有呈圆环状的气腔,气腔内设有充放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充放气机构对气腔内进行充气,使得固定腕带涨大,进而与皮肤之间抵紧而定位,同时将针头压紧定位在患者皮肤上,并且压力通过固定腕带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均匀分布在患者皮肤上,避免患者皮肤受力面积过小而导致的压力过大,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现有的医用胶带固定时,胶带的边角处易出现翘边,导致胶带粘性物质与空气接触氧化而失去粘性难以粘附在患者皮肤上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气腔内还设有由充放气机构驱动的按摩机构。通过设置按摩机构,使得通过充放气机构对固定腕带进行充气时,按摩机构对患者腕部进行按摩,使得患者肌肉松弛,减少汗液分泌,同时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进一步,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两端分别与气腔的外圆和内圆固定连接的具有柔性且不可延展的拉绳以及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两个驱动通孔,两根拉绳分别穿过两个驱动通孔,两根拉绳在气腔未充气时相互缠绕呈双绞线状。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当气腔内充气时,气腔涨大,进而使得拉绳被拉伸,从而使得拉绳被绷紧,此时相互缠绕且呈双绞线状的拉绳在拉扯之间带动转动板转动直至两根拉绳转动至平行状态,从而使得转动板在转动过程中不断对气腔壁进行推动,从而使得固定腕带产生形变,进而对患者皮肤造成按摩的触感。
进一步,所述固定腕带内圆上设有用于粘附于皮肤上的粘贴层。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固定腕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固定力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所述充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气囊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内设有只允许外界气体进入气囊内的单向气门芯,进气口远离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单向气门芯开关的推杆,气囊与固定腕带之间固定有连通管,连通管内设有只允许气体流出气囊的单向阀。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对固定腕带进行充气时,只需要推动向着靠近单向气门芯的方向推动压板,使得压板带动推杆推开单向气门芯,而后不断按压气囊,当气囊收缩时,即可将气囊内的气体压入气腔内,当气囊复原时,便将外界气体吸入气囊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腕带充气状态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4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型留置针物理固定保护套
- 下一篇:穿刺针及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