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8608.0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腾达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邓芸 |
地址: | 611500 四川省成都市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桩 预埋 连接板 表面螺纹 结构改进 本实用新型 输电线路检修 装置技术领域 垂直设置 径向垂直 现有设备 主体外部 偏移 握裹力 软质 轴向 桩盖 工作量 搬运 沙地 费力 取出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涉及输电线路检修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设备的圆铁基座搬运费时费力,软质沙地预埋地桩易偏移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地桩主体和桩盖,地桩主体上设置有表面螺纹,还包括2到4块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地桩主体外部,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地桩主体的径向垂直。本实用新型替代了圆铁基座,可大幅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表面螺纹可增强预埋地桩在轴向的握裹力,垂直设置在地桩主体上的连接板可增强预埋地桩在径向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有意利用表面螺纹旋转取出预埋地桩,提高了该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的安全性、降低了作业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检修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供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变电站的供电设备也随之增多。对于庞大的供电设备,所投入人员的维护、维修工作量必然增加很多,而安全遮拦作为必要的安全措施之一,工作人员装设安全遮拦的工作量也必然增大。由于工作量加大,容易造成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将安全遮拦装设得不规范,从而降低安全遮拦的安全性,增加检修工作的作业风险。
预埋地桩是变电站各设备单元不可缺少的地桩。预埋地桩应满足各设备检修状态时,安全围网布置的需要。两组设备之间预埋地桩应考虑到两组设备的共用性(应进放在两组设备中间)。预埋地桩时在设备单元的四个角进行定位,两点之间的地桩地形平等分,两桩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3到4米(聚脂网在2到2.5米之间)。母线单元的地桩应考虑将构架爬梯围入。开关、CT单元的地桩应考虑将端子箱围入。各设备单元应设置检修通道(检修设备到场地的道路应预埋地桩)。预埋地桩应高出地面1cm左右,避免泥沙进入地桩内。围网设置应考虑美观要求,全站所预埋地桩应尽可能成一线,这样围网围起来后美观。
现有安全遮拦一般是由圆铁基座和遮拦杆组成,圆铁基座的中心设有圆孔,遮拦杆插接在圆孔中。在装设时,只需将遮拦杆插入圆孔中即可,但是,这种装设安全遮拦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⑴圆铁基座较重,工作人员装设遮拦时搬运基座的工作量大,导致操作人员容易疲劳;⑵圆铁基座的放置位置仅靠人为把握,随机性较大,容易导致装设不规范,降低安全遮拦的安全性,增加检修工作的作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软质沙地中预埋地桩方向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便捷,且可增强预埋地桩在轴向和径向的握裹力,提高稳定性的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包括地桩主体和桩盖,所述地桩主体上设置有表面螺纹,所述地桩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径向加固结构,地桩主体中部为筒状直部,地桩主体的下端为圆锥形的锥部,所述表面螺纹设置在锥部和径向加固结构之间的筒状直部。
关于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地桩代替现有的圆铁基座,按照安全遮拦的装设规范,预先将地桩埋在供电设备的四周,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将遮拦杆插到相应的预埋地桩内部的空腔即可,替代了圆铁基座,可大幅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表面螺纹可增强预埋地桩在轴向的握裹力,垂直设置在地桩主体上的连接板可增强预埋地桩在径向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有意利用表面螺纹旋转取出预埋地桩,提高了该结构改进的预埋地桩的安全性、降低了作业风险。地桩主体底部采用圆锥形,结合表面螺纹,采用手动或机械辅助的方式钉入地下,达到“预埋”的目的。
径向加固结构的第一种设置情况:径向加固结构包括2到4块垂直设置在地桩主体表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地桩主体的径向垂直。
进一步地,针对不便于现场浇筑预先埋设地桩的地区,径向加固结构的第二种设置情况:加固结构包括套筒和2到4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套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套筒的径向垂直,所述套筒的外径与地桩主体的内径配合。连接板与地桩主体分离设置,地桩埋入地下的方式:地桩主体底部采用圆锥形,结合表面螺纹,采用手动或机械辅助的方式钉入地下;再将带连接板的套筒套设在地桩主体上部,利用锤子辅助,钉入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腾达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腾达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8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腰梁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孔径静力压桩成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