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移动终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6532.3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容置槽 车载移动终端 支架 侧面 本实用新型 滑动夹持块 显示装置 支架本体 彼此相对 用户体验 支架功能 拆卸 显示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设有移动终端容置槽和显示装置容置槽,移动终端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显示装置容置槽用于安装显示器,移动终端容置槽内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上设有滑动夹持块,滑动夹持块能够在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可以克服现有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的缺点,能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所具备的功能,并且能够使移动终端在车辆上的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简单便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中,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工具,而人们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往往也希望能够使用移动终端。现在市面上所使用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功能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所具备的功能,且移动终端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缺少整体感,将移动终端固定到车辆上的操作也不够方便。
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其可以克服现有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的缺点,其能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所具备的功能,并且能够使移动终端在车辆上的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简单便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其可以克服现有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操作不便的缺点,其能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所具备的功能,并且能够使移动终端在车辆上的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简单便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载移动终端支架,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移动终端容置槽和显示装置容置槽,所述移动终端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所述显示装置容置槽用于安装显示器,所述移动终端容置槽内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上设有滑动夹持块,所述滑动夹持块能够在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之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容置槽内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上设有滑动夹持块,滑动夹持块能够在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之间移动,当滑动夹持块朝着第二内侧面滑动到一位置时,其可以将移动终端夹持在移动终端容置槽内,当滑动夹持块远离第二内侧面滑动时,移动终端能够被从移动终端容置槽内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终端指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应用功能的并且可以便携使用的设备,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知晓的其他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中,所述显示装置容置槽内安装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容置槽的侧边设有导轨,能够沿导轨滑动的滑动轴可移动地设于导轨内,所述滑动轴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铰接;所述车载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显示装置支架,显示装置支架的一端与支架本体铰接,显示装置支架的另一端与显示装置的背面铰接,以使当滑动轴在导轨内滑动时,所述显示装置被收回至所述显示装置容置槽内或从显示装置容置槽内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显示装置指的是现有技术中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例如显示器。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滑动轴在导轨内滑动的距离,从而调整显示装置从显示装置容置槽内伸出的高度,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显示装置的开度,以适应不同人的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让用户使用和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更加简单便捷,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的功能,在车载移动终端支架上设置相应的操作按键,例如按压按键,则显示装置被收回至所述显示装置容置槽内或从显示装置容置槽内伸出,又或者按压按键可以调整显示装置的开度,从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中,所述滑动轴与驱动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6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