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屏的减震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4111.7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程鑫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屏 前板 矩形块 减震 缓压装置 减震装置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固定结构 上端侧壁 下端侧壁 减震垫 相抵 的卡扣装置 开口朝上 水平设置 下端内壁 碎裂 内连接 上端 缓压 匹配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屏的减震固定结构,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上端侧壁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且凹槽内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液晶屏,所述凹槽的下端内壁设有减震装置,且减震装置的上端与液晶屏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液晶屏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压装置,且缓压装置远离液晶屏的一端与凹槽的侧壁相抵设置,所述凹槽的开口上设有前板,且矩形块的侧壁设有与前板匹配的卡扣装置,所述前板的下端侧壁设有多个减震垫,且减震垫远离前板的一端与液晶屏的上端侧壁相抵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块与前板的外壳形成对液晶屏的固定,其次通过减震装置、缓压装置达到了对液晶屏各角度减震缓压效果,防止液晶屏的碎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屏的减震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屏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在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像,而且只要在两块平板间再加上三元色的滤光层,就可实现显示彩色图像,液晶屏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
液晶屏与外壳之间一般都是通过螺钉挤压固定连接,形成刚性连接,外壳稍有碰撞,没有缓冲减震装置进行缓压减震,容易导致液晶屏碎裂,而且在安装拆卸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螺钉等金属的碰撞对液晶屏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晶屏的减震固定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屏与外壳之间一般都是通过螺钉挤压固定连接,形成刚性连接,外壳稍有碰撞,没有缓冲减震装置进行缓压减震,容易导致液晶屏碎裂,而且在安装拆卸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螺钉等金属的碰撞对液晶屏造成损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液晶屏的减震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屏的减震固定结构,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上端侧壁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且凹槽内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液晶屏,所述凹槽的下端内壁设有减震装置,且减震装置的上端与液晶屏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液晶屏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压装置,且缓压装置远离液晶屏的一端与凹槽的侧壁相抵设置,所述凹槽的开口上设有前板,且矩形块的侧壁设有与前板匹配的卡扣装置,所述前板的下端侧壁设有多个减震垫,且减震垫远离前板的一端与液晶屏的上端侧壁相抵设置。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交叉点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杆的侧壁之间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弹簧分别位于第一转轴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杆的两端侧壁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衔接块,其中两个所述衔接块的上端侧壁与液晶屏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所述衔接块的下端侧壁与凹槽的下端侧壁相抵设置。
优选的,所述缓压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液晶屏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壁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长杆,且两个长杆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长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侧壁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有圆轮,且圆轮与凹槽的侧壁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两个开口向上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位于矩形块的上端侧壁设置,且两个滑槽分别位于凹槽开口的两侧,所述前板的下端侧壁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且滑块插设于滑槽中设置,所述矩形块的侧壁横向设有卡块,且卡块贯穿矩形块的侧壁并延伸至滑槽中设置,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与卡块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挡杆,且挡杆靠近卡块的一侧侧壁通过第三弹簧与矩形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液晶屏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均填充有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程鑫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程鑫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4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