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肥厂自动污水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3465.X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林;李庆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邹晓艳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电磁阀 污水池 出水管 水样筒 电连接 污水泵 污水预处理系统 液位开关 回流管 进酸管 复合肥 进管 本实用新型 系统自动化 污水进管 密闭 出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肥厂自动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密闭的污水池、设置在污水池内的污水泵、水样筒、PH控制器,水样筒内设置有与PH控制器电连接的pH探头,污水池与污水进管、进酸管分别连接,污水泵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与污水池通过回流管连接,出水管与水样筒通过样水进管连接,水样筒与污水池通过样水出管连接,进酸管上设置有阀门A,样水进管上设置有阀门B,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C,回流管上设置有阀门D,PH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S1、电磁阀S2、电磁阀S3电连接,电磁阀S1与阀门A连接,电磁阀S2与与阀门D连接,电磁阀S3与阀门C连接,污水池上设置有液位开关,液位开关与污水泵电连接。本系统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肥厂自动污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复合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一部分返回到生产系统中使用,另外一部分通过压滤机过滤之后,送到复合肥厂区中的污水池,并通过污水泵输送到能源厂污水处理站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由于复合肥厂的污水池是一个水泥浇筑的敞口池,污水中解析出的少量氨气,为此在池子周围,甚至输送到能源厂污水处理站都能闻到刺鼻的氨味,同时也为减少去能源厂污水站PH值调节难度和提升系统自动化程度、减轻员工劳动强度。为此,根据所述情况技改了一种全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复合肥厂自动污水预处理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肥厂自动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密闭的污水池、设置在污水池内的污水泵、水样筒、PH控制器,所述水样筒内设置有与PH控制器电连接的 pH探头,所述污水池与污水进管、进酸管分别连接,所述污水泵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污水池通过回流管连接,出水管与水样筒通过样水进管连接,水样筒与污水池通过样水出管连接,所述进酸管上设置有阀门A,所述样水进管上设置有阀门B,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C,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阀门D,所述PH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S1、电磁阀S2、电磁阀S3电连接,所述电磁阀S1 与阀门A连接控制阀门A的工作,所述电磁阀S2与与阀门D连接控制阀门D 的工作,所述电磁阀S3与阀门C连接控制阀门C的工作,污水池上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与污水泵电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污水泵为立式污水泵,立式污水泵更适合于密闭的污水池。
作为优选地,所述阀门A、阀门C、阀门D均为气动开关阀,电磁阀S1、电磁阀S2、电磁阀S3分别设置在阀门A、阀门D、阀门C与气源的连接管道上。电磁阀多用在管道压力低,控制介质是气体的管道上,气动阀(电磁阀是其附件)多用在管道压力高,控制介质是液体和液固混合物的管道上,由于本系统涉及有害的液态化学物质,对密封性要求较高,因此不直接在管道上安装电磁阀,而是采用电磁阀与气动阀联动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密封性,保证了安全。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样筒的底部通过回流支管与样水出管连接,所述回流支管上设置有阀门,污水进管上设置有阀门。回流支管在定期清洗PH探头时用到,将水样筒中的水通过回流支管全部排入污水池中,然后取出PH探头进行清洗。
作为优选地,所述回流支管上的阀门、污水进管上的阀门、阀门B均为球阀,容易从市面购得,根据需要开关阀门即可,容易操作,成本低。
作为优选地,所述污水进管、进酸管、样水出管、回流管均通过污水池的盖板进入污水池内,方便管道的安装,避免从污水池侧面开管口引起的污水泄漏问题。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样筒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样水进管和样水出管连接,进口低于出口,这样可以保证PH探头完全侵泡在水样筒内的污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污水池中污水的PH值,使得达到设定PH值的污水排出到达能源厂污水站,一方面解决了刺鼻的氨味问题,另一方面也减少能源厂污水站PH值调节难度。本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员工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3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