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煮茶用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6914.2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皖平;张昶 |
主分类号: | F24H1/34 | 分类号: | F24H1/34;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刘红梅;曲鹏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膛 通风口 侧壁 可燃物 本实用新型 可燃物燃烧 持续提供 用户操作 凹槽型 缝隙处 进风口 自循环 热源 扇风 燃烧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煮茶用风炉,包括:外壳和内膛,所述内膛呈凹槽型,包括相连的底部和侧壁,用于放置可燃物;所述外壳用于支撑所述内膛;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膛相互分离;所述内膛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通风口和设置于侧壁的第二通风口;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该实施例方案通过在内膛的底部和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可以使得外壳和内膛之间缝隙处的空气形成自循环,避免仅在内膛的底部设置通风口的情况下必须持续扇风来使可燃物燃烧的情况,从而可以减少用户操作,并使得可燃物在燃烧时可以持续提供比较均匀的热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煮茶设备设计技术,尤指一种煮茶用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当中,煮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并且通过风炉煮茶更是一种传统且能体现煮茶文化的煮茶方式。然而,目前的风炉在煮茶过程中均需要用户持续地扇风来维持可燃物的持续燃烧,对于用户来说,既耗费时间又耗费体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煮茶、品茶的文化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概括。本概括并非是为了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
(1)一种煮茶用风炉,包括:外壳和内膛,所述内膛呈凹槽型,包括相连的底部和侧壁,用于放置可燃物;所述外壳用于支撑所述内膛;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膛相互分离;
所述内膛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通风口和设置于侧壁的第二通风口;
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多种实施方式中:
(2)根据(1)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第二通风口至少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二通风口的设置位置关于所述内膛的纵向中轴线所在的任意一个平面对称。
(3)根据(1)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连通。
(4)根据(3)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
所述第一通风口包括: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
所述第二通风口包括:所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中任意一条或多条开缝的两端在所述侧壁上的延伸部分。
(5)根据(4)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当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中时,所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均与经过所述进风口的纵向中轴的切面垂直。
(6)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膛上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当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中时,使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进风口所在方位相对。
(7)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
所述内膛的外侧面呈圆锥形;并且所述内膛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膛下部的外径;
所述外壳的内侧面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8)根据(7)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内膛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保持在1.5-2厘米。
(9)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内膛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边沿;所述外壳顶部的内侧设置有内凸的第二边沿;
在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二边沿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边沿。
(10)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风炉还包括封门;所述封门用于封闭所述进风口;
其中,所述封门的形状与所述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皖平;张昶,未经孙皖平;张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6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无烟燃烧锅炉
- 下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