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6181.2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家乐;娄军强;柳志鹏;吴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徐晓琴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层框架 下层框架 上端 液压缸 载车板 避让 立体停车装置 连杆传动机构 平行连杆机构 停车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停车位 下端 下层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载车板、平行连杆机构、连杆传动机构和液压缸,载车板水平设置于上层框架的下端,上层框架的上端通过平行连杆机构与下层框架的上端连接,液压缸竖直设置于下层框架上,液压缸的上端通过连杆传动机构与载车板连接。实现无避让双层立体停,减少上层和下层停车中间的干扰,提高了停车效率和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操作简单,安装简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小型的双层停车装置在停取二层车辆时,大都需要提前移走底层车辆,此方法费时费力,虽然提高了部分空间利用率,但实质上由于停取二层车辆非常不方便,所以在实际中应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实现无避让双层立体停,减少上层和下层停车中间的干扰,提高了停车效率和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操作简单,安装简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载车板、平行连杆机构、连杆传动机构和液压缸,载车板水平设置于上层框架的下端,上层框架的上端通过平行连杆机构与下层框架的上端连接,液压缸竖直设置于下层框架上,液压缸的上端通过连杆传动机构与载车板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平行连杆机构和连杆传动机构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液压缸、两个平行连杆机构和两个连杆传动机构均分布于下层框架的两端,上层框架的两端通过平行连杆机构与下层框架的两端连接,两个液压缸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杆传动机构与载车板的两端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平行连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连杆和阻尼气弹簧,两个平行连杆相互平行设置,平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层框架的上端和下层框架的下端铰接,阻尼气弹簧的一端下层框架的上端铰接,阻尼气弹簧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平行连杆的中部铰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连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下层框架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的上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铰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载车板的下端面横向设有载车板托辊,第一连接杆与载车板托辊铰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连杆传动机构带动上层框架和载车板,侧向做曲线运动上升或下降,实现无避让双层立体停,减少上层和下层停车中间的干扰,提高了停车效率和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操作简单,安装简便,安全可靠。
2.阻尼气弹簧2与平行连杆8能保证载车板5缓慢而稳定的下降,提高了上层汽车上升和下降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载车板位于上层时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载车板在下降过程中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载车板位于一层时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立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载车板位于上层时双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上层框架,2-阻尼气弹簧,3-第一连接杆,4-下层框架,5-载车板,6-第二连接杆,7-液压缸,8-平行连杆,9-载车板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6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面单车位的双层停车位
- 下一篇: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