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料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5648.3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9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瞿锦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贝克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部 密闭空腔 刺针 中心区域 周边区域 充气膨胀 固定布料 气泵单元 抓取单元 抓取装置 主体部 布料 阵列中心 周向分布 变形量 上端面 易变形 上端 连通 变形 垂直 | ||
一种布料抓取装置,包括气泵单元、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部设有连通气泵单元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的上端设有采用弹性易变形材质制成的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包括中心区域和靠近变形部边缘一侧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固定布料的刺针,所述中心区域对应多个周向分布刺针的阵列中心点,变形部中心区域的厚度值小于变形部周边区域的厚度值。当密闭空腔未充气膨胀时,多个所述刺针均垂直于变形部上端面,当密闭空腔充气膨胀时,变形部变形向外突出,由于变形部中心厚度较薄,因此变形量较大,此时多个刺针呈向外展开的状态,从而固定布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料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织布料在成衣加工过程中自动化搬运的工作,对于针织布料的抓取基本上是采用两指气缸加比较小的手指来做的,由于布料本身是软性的材料,所以抓取布料的手抓抓取时布料自动下垂,这种方案很难对布料的边缘部分做定位,导致生产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抓取装置:
一种布料抓取装置,包括气泵单元、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部设有连通气泵单元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的上端设有采用弹性易变形材质制成的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包括中心区域和靠近变形部边缘一侧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固定布料的刺针,所述中心区域对应多个周向分布刺针的阵列中心点,变形部中心区域的厚度值小于变形部周边区域的厚度值。当密闭空腔未充气膨胀时,多个所述刺针均垂直于变形部上端面,当密闭空腔充气膨胀时,变形部变形向外突出,由于变形部中心厚度较薄,因此变形量较大,此时多个刺针呈向外展开的状态,从而固定布料。
所述弹性易变形材质为硅胶材质,成本低,而且弹性较强。
所述刺针的数目为四个,使得所抓取的布料呈矩形形式展开,四面刺针可以保证布料在机器人移动过程中,布料可以保持平整的状态。
所述变形部以多个周向分布刺针的中心点为中心设有倒锥形开口槽。
所述变形部以多个周向分布刺针的中心点为中心设有圆台开口槽,所述圆台开口槽的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
所述变形部以多个周向分布刺针的中心点为中心设有弧形凹槽。
以上所述倒锥形开口槽、圆台开口槽和弧形凹槽的结构均使得变形部的中心区域厚度值至周边区域厚度值呈递增状态,使得变形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产品使得布料在抓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展状态,有效避免布料因抓取时自动下垂而影响加工的情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A-A剖视图。
1主体部、2密闭空腔、3变形部、4中心区域、5周边区域、6刺针、7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布料抓取装置,包括空气泵、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包括上部的变形部3、中部的侧壁和下部的底板,所述变形部3、侧壁、底板围合形成连通空气泵的密闭空腔2,变形部3采用弹性易变形的硅胶材质制成,而侧壁与底板均采用硬质不易变形的材料。如硬质的塑料等材质,所述底板具有用于连通空气泵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贝克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贝克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5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