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厢超载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3122.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惠军;陆永昌;游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力斯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柱 轿厢 导向座 减震橡胶 超载 本实用新型 导向装置 轿厢托架 左右两侧 偏置 安装导向柱 安全隐患 底部连接 轿底托架 轿厢底板 理想状态 中端连接 磁铁 插接 两组 偏载 套接 外壁 下沉 电梯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梯超载技术领域的一种轿厢超载导向装置,包括活动轿底,所述活动轿底的底部中端连接有磁铁,所述活动轿底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减震橡胶,所述减震橡胶的底部连接有轿厢托架,所述活动轿底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在两组减震橡胶之间,所述导向柱的外壁套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底部插接在轿厢托架的内侧顶部,本实用新型在轿厢底板上安装导向柱,与轿底托架上对应的导向座配合使用,因导向柱与导向座间隙较小,即使出现偏载的情况,导向柱也会使轿厢按照导向柱的方向下沉,不会任意偏置,从而防止轿厢因为偏置检测不到的情况发生,使轿厢按照理想状态动作,避免轿厢因为超载感应失效,而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超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轿厢超载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超载开关多数采用绳头超载检测与轿底超载检测两种方式,绳头超载检测采用的是称重传感器与微动开关、磁感应超载开关,因称重传感器成本较高,多数使用微动开关和磁感应开关,而轿厢称重则采用轿顶轮称重与轿底传感器称重,轿底传感器称重对传感器量程要求小(不含整个轿厢与轿架重量,只检测轿厢重量),多数厂家采用的是轿底传感器方式,采用轿厢称重传感器原理为轿厢装载重物后,轿厢产生的位移,通过轿厢的位移来检测电梯承载状况,但是检测条件是轿厢水平位移的理想状态才能达到检测目的,一旦不是水平沉降的理想状态,则会出现轿厢超载开关检测不到信号,导致实际装载量大于轿厢额定装载量,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超载导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轿厢称重传感器原理为轿厢装载重物后,轿厢产生的位移,通过轿厢的位移来检测电梯承载状况,但是检测条件是轿厢水平位移的理想状态才能达到检测目的。一旦不是水平沉降的理想状态,则会出现轿厢超载开关检测不到信号,导致实际装载量大于轿厢额定装载量,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轿厢超载导向装置,包括活动轿底,所述活动轿底的底部中端连接有磁铁,所述活动轿底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减震橡胶,所述减震橡胶的底部连接有轿厢托架,所述活动轿底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在两组减震橡胶之间,所述导向柱的外壁套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底部插接在轿厢托架的内侧顶部,右侧所述轿厢托架的底部连接有轿底下梁,所述轿底下梁的左侧凹槽处连接有感应器支架,所述感应器支架的顶部插接有超载感应器,所述超载感应器在磁铁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磁铁与超载感应器之间的间距为20mm。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座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座分别为不锈钢导向柱和不锈钢导向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轿厢底板上安装导向柱,与轿底托架上对应的导向座配合使用,因导向柱与导向座间隙较小,即使出现偏载的情况,导向柱也会使轿厢按照导向柱的方向下沉,不会任意偏置,从而防止轿厢因为偏置检测不到的情况发生,使轿厢按照理想状态动作,避免轿厢因为超载感应失效,而出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轿底、2磁铁、3减震橡胶、4轿厢托架、5导向柱、6导向座、7轿底下梁、8感应器支架、9超载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力斯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科力斯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3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