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门卡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8890.X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8 | 分类号: | B65H75/18;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詹晓云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卡盘座 移动管 螺杆 自润滑轴承 减速马达 卡盘机构 固定管 螺套座 顶推 龙门 适配 首端 线盘 皮带传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 驱动 插入固定 分离运动 夹紧力度 结构稳定 驱动螺杆 伸缩动作 行程距离 周向运动 轴承组件 马达座 主动顶 松开 夹持 夹紧 靠拢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卡盘机构,其包括移动管、固定管、自润滑轴承、减速马达、马达座、皮带传动组件、第一卡盘座、第二卡盘座、螺套座、螺母和螺杆,移动管的首端通过自润滑轴承活动插入固定管的首端;螺母通过螺套座固定在移动管内,螺杆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固定管内,且与螺母相适配;通过减速马达驱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母和螺杆相适配将周向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进而驱动移动管相对固定管作伸缩动作,而主动顶推是固定在第一卡盘座上,被动顶推是固定在第二卡盘座上,相应实现驱动主、被动顶推作相对作靠拢或分离运动达到夹紧松开线盘的目的,不仅行程距离远,能适用尺寸较大的线盘,适用范围广,而且夹紧力度大,夹持牢固,结构稳定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门电线收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龙门电线收线设备中的龙门卡盘机构。
背景技术
收放线设备在电线电缆行业当中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大类设备,几乎每条生产线都要用到。根据不同的线径、材料、工艺及自动化要求的不同,所配备的收放线设备也各不相同,因而其种类也异常繁多。一般在较大线径线缆生产线(以上挤出机生产线)上,多采用端轴式、龙门式收放线设备。现有的龙门式收放线设备均设有主动顶推和被动顶推,通过控制主、被动顶推的相对运动,实现夹紧或放松线盘。然而现有的驱动主、被动顶推作相对运动的龙门卡盘机构多为采用气缸推动结构,行程距离较短,夹紧力度较小,夹持稳定性差,有些电线的线径很大,所使用的线盘也就很大,这也就给现有的龙门卡盘机构带来局限性,适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适用范围广,能提升夹持稳定性的龙门卡盘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卡盘机构,其包括移动管、固定管、自润滑轴承、减速马达、马达座、皮带传动组件、第一卡盘座、第二卡盘座、螺套座、螺母和螺杆,所述移动管的首端通过自润滑轴承活动插入固定管的首端,螺母通过螺套座固定在移动管内,第一卡盘座固定在移动管的尾端上;第二卡盘座固定在固定管的尾端上,所述减速马达通过马达座设置在第二卡盘座上,螺杆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固定管内,且该螺杆的一端伸入移动管内与所述螺母相适配,另一端通过皮带传动组件与所述减速马达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对应自润滑轴承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一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卡盘座包括第一底板及两第一竖板,两第一竖板间隔垂直设置在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竖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该第一竖板的顶壁上径向设有与该第一安装孔相连接的第一开槽,对应第一开槽的一侧位置设有第一螺纹孔,对应第一开槽的另一侧位置于第一竖板的侧壁上设有与该第一螺纹孔相对正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板的周缘位置设有第一装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卡盘座包括第二底板及两第二竖板,两第二竖板间隔垂直设置在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竖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该第二竖板的顶壁上径向设有与该第二安装孔相连接的第二开槽,对应第二开槽的一侧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对应第二开槽的另一侧位置于第二竖板的侧壁上设有与该第二螺纹孔相对正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底板的周缘位置设有第二装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皮带传动组件包括小同步带轮、大同步带轮、皮带、左摩擦片、右摩擦片、碟形弹簧、左法兰、右法兰、带轮轴承和圆螺母,所述左法兰套设在螺杆上,该左法兰包括圆盘部和与该圆盘部相连接的套接部,大同步带轮通过带轮轴承设置在套接部上,左摩擦片固定在圆盘部上,且与大同步带轮的左侧面相接触;所述右法兰和碟形弹簧按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套设在螺杆上,所述右摩擦片固定在右法兰朝向大同步带轮的表面上,所述圆螺母拧在螺杆上迫使碟形弹簧推动右法兰上的右摩擦片紧压在大同步带轮的右侧面上,所述小同步带轮设置在减速马达的驱动轴上,且通过皮带与所述大同步带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8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微细电磁线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锦氨纶包覆纱的卷绕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