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冒口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5551.6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平;钟鹤新;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区爱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形模 嵌入体 冒口 放气孔 吸滤 半球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 成型装置 堵板装置 空心轴 下法兰 法兰连接 同轴连接 外壁设置 吸附成型 吸滤装置 一次操作 中空结构 上端 侧体壁 中空的 封堵 毛坯 上体 套接 体壁 通孔 脱模 外部 重复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冒口成型装置,包括与吸滤装置的吸滤法兰连接的下法兰、与下法兰连接的空心轴,空心轴上端同轴连接有中空的嵌入体,所述嵌入体的上体壁和侧体壁上均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嵌入体的外部套接中空结构的圆筒形模体,所述圆筒形模体的体壁上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吸滤孔,所述圆筒形模体的上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圆筒形模体的外壁设置有吸滤网,所述圆筒形模体上部的半球形结构的一侧设有放气孔,所述圆筒形模体上设有封堵放气孔的堵板装置,所述堵板装置覆盖在放气孔上。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一次操作,即可将冒口毛坯脱模,使操作上的变得容易简单,再安装上嵌入体,重复上述工作过程,进行下一个冒口的吸附成型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冒口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冒口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用低导热材料制作的冒口叫保温冒口。与普通冒口比,保温冒口内金属液凝固时间长、补缩效果好、补缩能力强、保温性能好、耐火度高、重烧线收缩小,使用方便、无环境污染、便于推广等优点。
保温冒口可广泛用于各种牌号的铸钢、铸铁及有色合金的铸件生产中,使用该产品可延长金属液的冷却时间,增强补缩效果,能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 20% 左右,降低生产成本30%~40%左右,冒口重量减少40%~50%,节省了金属熔化和切割冒口费用,减少了型砂和金属损耗、节能省工降低了铸件生产成本,提高了铸件的内在质量和铸件的致密性,提高了经济效益。使用该产品浇注后该产品高温收缩小,保温冒口套无变形、扩张,冒口光洁、外形归整,补缩后形态“平碟型”。
保温冒口有多种形状结构,斜颈吸滤冒口是其中的一种。目前,用于斜颈吸滤冒口吸滤成型的斜颈吸滤冒口成型装置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在吸滤冒口成型脱模时,需要进行两次翻转,才能将冒口脱离模具,造成操作上的麻烦,而且成型的斜颈吸滤冒口存在厚薄不均匀、密实度较低、表面粗糙等缺陷,这不仅影响到产品外观形象,而且严重影响到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冒口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冒口成型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与吸滤装置的吸滤法兰连接的下法兰、与下法兰连接的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上端同轴连接有中空的嵌入体,所述嵌入体的上体壁和侧体壁上均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嵌入体的外部套接中空结构的圆筒形模体,所述圆筒形模体的体壁上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吸滤孔,所述圆筒形模体的上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圆筒形模体的外壁设置有吸滤网,所述圆筒形模体上部的半球形结构的一侧设有放气孔,所述圆筒形模体上设有封堵放气孔的堵板装置,所述堵板装置覆盖在放气孔上;所述堵板装置包括堵片,所述堵片的中心开设气孔,所述气孔上固定设置螺纹塞,所述螺纹塞的下部为倒圆台结构,且倒圆台的高度大于气孔的厚度,所述螺纹塞的下端固定设置下限位环,其上端设置上限位环,且下限位环和上限位环的直径均大于气孔的内径,所述上限位环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嵌入体包括上部的圆台结构和下部的纺锤体结构,且下部与圆筒形模体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嵌入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吸附浆液的同时,模具也旋转,这样就提高了保温冒口壁厚均匀度,保温冒口的密实度较好,表面平滑度高,充分提高了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一次操作,即可将冒口毛坯脱模,使操作上的变得容易简单,再安装上嵌入体,重复上述工作过程,进行下一个冒口的吸附成型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嵌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堵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区爱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欧区爱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5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