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维体感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5486.9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善荣;王定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善荣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G06F3/03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电路 电源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鼠标 充电电路 开关电路 稳压电路 三维体 功耗 电源管理模块 有效地实现 充电设备 工作模式 人机交互 稳压芯片 续航能力 输出 软开关 体感 通断 充电 电路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三维体感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切换电路、升压电路、充电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输出的电压作为升压电路的输入,升压电路的输出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开关电路和切换回路用来控制整个系统的通断和工作模式。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功耗更低的稳压芯片和能实现软开关的电源管理模块,由此彻底告别了频繁充电、续航能力差、功耗高等问题,使人们可以长时间脱离充电设备,更加便捷有效地实现体感鼠标实现人机交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配件领域,涉及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三维体感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的体感鼠标一直是计算机用户界面与人沟通的重要渠道。随着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集成化,人们开始考虑设备的功耗、续航的时间等问题所造成的频繁充电问题,以及体感鼠标的人机交互较差的问题。
通过专利公开文献的检索,发现涉及鼠标电路的公开专利文献只有本申请人的一篇:
一种用于三维体感鼠标的控制电路(cn206696825U)包括发射端电路以及接收端电路,发射端与接收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接收端电路包括:单片机、USB接口、稳压电路、无线射频收发芯片;发射端电路包括:单片机、稳压电路、无线无线射频收发芯片,安装在单片机的信息输出接口、MPU6050运动采集器、充电电路。
上述公开专利文献是对三维体感鼠标的控制电路的创新,其目的是在整体上采用MPU6050获取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融合成三轴角度控制鼠标;而本专利申请是用于体感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解决的是续航能力差,功耗高等问题。因此,该公开专利文献不会破坏本专利申请的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构思巧妙、低功耗的用于三维体感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三维体感鼠标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切换电路、升压电路、充电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输出的电压作为升压电路的输入,升压电路的输出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开关电路及切换回路分别用来控制整个系统的通断和工作模式。
而且,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SI2301、SI2302、三极管SS8050、触点按键K3,用于控制电源和电池的切换;当触点按键K3被触发时,电源从R12、R13、K3、T1流入地中,此时三极管导通;同时由于D6红色发光管钳位作用,R13右侧电位变为1.5V使Q1导通,实现电路软开关的作用;此时mos管Q2通过单片机的使能控制,令其导通,此时R13右侧电位始终为1.5V,实现开关电路自锁的功能。
而且,所述切换电路采用拨码按键实现电路的电源切换,当开关K1标至“ON”时,跳过板载升压模块,使3.7v电压与5v电压为同一电压等级;当开关K2标至“ON”时,跳过板载电源控制模块,电池供电强制保持连接,不会断开。
而且,所述升压电路使用LM27313芯片,通过芯片内部自振荡,与L1、D5、R14、C15、R17共同构成升压储能电路,将电池3.7V电压升压至5V,保证电源供电的稳定。
而且,所述稳压电路用于稳压,对单片机实现恒流供电,通过0.1uF的电容在稳压后级连接以实现去耦,滤除高频和分量,使输出的电源的的波形更整齐。
而且,所述充电电路采用LTC4054充电芯片,通过R11对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控制,同时VBUS总线可通过开关回路联通至升压回路中,实现一边充电一边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善荣,未经谢善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5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