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7790.9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8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范江伟;杨海西;左双超;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敬业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40;B24B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409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钢管 进给梁 移动座 转辊 连接法兰 滑槽 本实用新型 打磨装置 夹紧卡盘 连接架 外圆面 底架 丝杠 配合 打磨电机 进给电机 轴承转动 左右移动 内齿轮 内圆面 外侧端 正端面 侧端 内圆 上套 死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内部打磨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侧端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另一侧端设有与钢管相配合的夹紧卡盘,夹紧卡盘的中部嵌设有进给梁,进给梁的正端面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丝杠,丝杠上套设有进给梁相配合的移动座,移动座的外侧端左侧套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外圆面套设有转辊,转辊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法兰上,转辊的外圆面套设有打磨刷,转辊的右侧端设有与移动座相配合的内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打磨电机带动打磨刷绕设进给梁旋转,从而完成对钢管的内圆面一侧的打磨,且通过进给电机带动移动座沿着滑槽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打磨刷完成对整个钢管内圆面的打磨,且打磨的彻底,打磨不存在死角,打磨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内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拔)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商也在不断地去创新追求高质量,高品质,同时又较为廉价的商品,对于生产出来的钢管来说,钢管内部不光滑,并且钢管存放时间过长,会使钢管内部表面生锈,甚至出现一些杂质,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钢管的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设备对钢管内圆面的打磨是沿着钢管的轴线方向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方式打磨行程大,容易出现打磨漏洞,打磨效果不好,难以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内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内部打磨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侧端设有连接架,连接架是U形结构,连接架的另一侧端设有与钢管相配合的夹紧卡盘,夹紧卡盘的左侧端边缘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卡爪,夹紧卡盘的中部嵌设有进给梁,进给梁的右侧端设有进给电机,进给梁的正端面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丝杠,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壁上,丝杠的另一端贯穿滑槽的另一侧端且固定连接在进给电机的电机轴上,丝杠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进给梁上,丝杠上套设有进给梁相配合的移动座,移动座的外侧端左侧套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外圆面套设有转辊,转辊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法兰上,转辊的外圆面套设有打磨刷,转辊的右侧端设有与移动座相配合的内齿轮,内齿轮套设在移动座的外部,移动座的顶端右侧设有打磨电机,打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内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打磨刷包括刷架和刷毛,刷架套设在转辊的外圆面,刷架的外圆面设有刷毛。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刷架是圆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架是L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槽与丝杠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打磨电机带动打磨刷绕设进给梁旋转,从而完成对钢管的内圆面一侧的打磨,且通过进给电机带动移动座沿着滑槽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打磨刷完成对整个钢管内圆面的打磨,且打磨的彻底,打磨不存在死角,打磨质量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敬业精密制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敬业精密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7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