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式除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6897.1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卢雪飞;刘玉永;程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贝特环保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筒 叶轮 本实用新型 挡板 除渣装置 潜水电机 半潜式 浮筒 浮筒连接板 沉降问题 顶端侧壁 对称分布 工作效率 水面杂质 周向均布 上端 径向流 连接架 脉动式 输出轴 悬浮物 轴向流 浮力 竖直 外围 穿过 节约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潜式除渣装置,包括潜水电机及其上方呈竖直方向放置的导流筒,所述潜水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导流筒后与所述导流筒上端设置的叶轮相连接,所述导流筒通过其顶端侧壁上对称分布的连接架与挡板相连接,所述挡板分别通过浮筒连接板与导流筒的外围沿周向均布的提供浮力的浮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区通过将叶轮的轴向流改为径向流能解决吸沫机的脉动式沉降问题,持续吸收水面杂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约的能量能够清除更多的水上悬浮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除渣装置,尤其是一种半潜式的搅拌除渣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物池水面上经常会有一些含污泥的泡沫浮在水面上。 若这些浮泥泡沫不能及时去除,风吹日晒后将形成干化的浮泥,在水面上越积越多、越积越厚,甚至盖满整池水面,成为苍蝇滋生地,并释放臭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除渣装置为污水生化处理单元去除水上泡沫及一般可破碎结渣等漂浮物。
现有的除渣装置基本采用在池壁或池底的固定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存在着如下缺点,一是驱动部件完全浸没水里,不仅对部件密封性要求高,而且无法直接监视设备运行状态;二是除渣装置建立的水体流态基本固定,无法因工艺需要进行调整,而且配置不当会造成水体局部死区;三是设备安装需有基础固定,对于自然水体的搅拌增加难度;四是除渣装置的维护和检修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持续吸收水面杂质,提高工作效率的半潜式除渣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潜式除渣装置,包括潜水电机及其上方呈竖直方向放置的导流筒,所述潜水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导流筒后与所述导流筒上端设置的叶轮相连接,所述导流筒通过其顶端侧壁上对称分布的连接架与挡板相连接,所述挡板分别通过浮筒连接板与导流筒的外围沿周向均布的提供浮力的浮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流筒借助浮筒的浮力呈竖直方向悬浮在水面上,当电机驱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导流筒吸口上方会出现液位差,附近的浮泥连同水一起吸入导流筒,在叶桨作用下经破碎后从导流筒出口排出。由于浮泥的空隙被污水填充,使得浮泥单体密度大于污水从而不再浮于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筒的吸沫口朝上,出水口朝下,所述吸沫口与水面的距离为10mm~100mm。
进一步的,当潜水电机驱动叶轮旋转时,所述导流筒的吸沫口上方具有液位差。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的流向为径向流向。本结构中通过将轴向流改为径向流能解决吸沫机的脉动式沉降问题,持续吸收水面杂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约的能量能够清除更多的水上悬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由下部的圆柱型筒体及上部的锥形筒盖构成,二者连接为一个密封整体。所述筒体的两端沿周向设有固定牵引绳用的卡箍。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筒外侧由牵引绳牵引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吸沫机,其叶轮的流向由轴向流转为径向流。传统吸沫机工作时会呈现脉动式升降,脉动式的升降是由于轴向流向下推水产生浮力使吸沫机整体上升,上升的同时会消耗很大一部分的能量,同时在浮于水面时不吸收水面杂质。而通过将轴向流改为径向流能解决吸沫机的脉动式沉降问题,持续吸收水面杂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约的能量能够清除更多的水上悬浮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贝特环保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贝特环保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6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