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5856.0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0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曹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2;F16L11/115;F16L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材 粘接 中空腔 螺旋缠绕 加强体 中空腔结构 缠绕结构 两侧部位 相邻侧边 螺旋状 外露 高筋 缠绕 本实用新型 管材螺旋 周向封闭 波纹管 缠绕管 环刚度 直立状 管材 高粘 管体 立筋 内管 涂胶 外凸 直壁 生产成本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由两侧带中空腔结构的带材螺旋缠绕并在相邻侧边涂胶粘接而成,缠绕管包括管体及外凸的螺旋状加强体,加强体具有两个中空腔,两中空腔之间为加强立筋;带材包括下PE层、处于PE层两侧边的周向封闭状的PP层及覆盖在两PP层上的上PE层,其中PP层在带材的最两侧部位为外露的直立状。中空腔结构由PP层围成,这样带材螺旋缠绕后,中空腔位置形成螺旋状的PP制成的内管,管材螺旋缠绕粘接后,管材相邻侧边粘接,中空腔位置形成了加强体,从而获得高的环刚度,同时还能降低缠绕波纹管的生产成本。PP层在带材的最两侧部位为外露的直壁,这样带材螺旋缠绕粘接的对象为相同的材质,粘接的强度高,可以采用高粘接强度的PP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结构,尤其是一种外部为PE,内部为PP的双高筋缠绕结构管。
背景技术
波纹管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管材,缠绕波纹管是以连续缠绕的方式获得长度不限的管材,多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的一种新型轻质管材,外壁呈环形波纹状结构,大大增强了管材的环刚度,从而增强了管道对土壤负荷的抵抗力,具有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等特点,被应用来替代混凝土管和铸铁管。
但是由于材料性能的限制,目前,缠绕波纹管的外壁与内壁均为PE材料制成,PE材料价格较高,这种采用全PE材料制成的缠绕波纹管虽然能够获得好的性能,但是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在某些需要高强度的场合时,全PE管又无法满足高强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双壁波纹管均为HDPE材料制成,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使用PP和PE相结合,并由PP制成的内管作为螺旋状凸起的加强结构,从而获得高的环刚度,同时还能降低缠绕波纹管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由两侧带中空腔结构的带材螺旋缠绕并在相邻侧边涂胶粘接而成,缠绕管包括管体及外凸的螺旋状加强体,加强体具有两个中空腔,两中空腔之间为加强立筋;带材包括下PE层、处于下PE层两侧边的周向封闭状的PP层及覆盖在两PP层上的上PE层,其中PP层在带材的最两侧部位为垂直下PE层的外露的直壁。
中空腔结构由PP层围成,这样带材螺旋缠绕后,中空腔位置形成螺旋状的PP制成的内管,管材螺旋缠绕粘接后,管材相邻侧边粘接,中空腔位置形成了加强体,从而获得高的环刚度,同时还能降低缠绕波纹管的生产成本。PP层在带材的最两侧部位为外露的直壁,这样带材螺旋缠绕粘接的对象为相同的材质,粘接的强度高,可以采用高粘接强度的PP胶。而且粘接后,中间的加强立筋体现PP层相同的颜色,并给予用户中间的加强立筋超宽、强度极高的直观感受。
进一步优选,加强体具有三道立筋,中间的为所述的加强立筋,两侧为普通立筋,加强立筋是由带材的两侧边粘接而成;加强立筋为双层结构包括两层PP层,普通立筋为双层结构包括一层PE层和一层PP层。
进一步优选,加强体的外形呈矩形状,加强立筋垂直管体,普通立筋垂直管体。
进一步优选,加强体的外形呈弧形状,加强立筋垂直管体,普通立筋为外凸的弧形状。
进一步优选,带材两侧的PP层之间相互分离,下PE层和下PE层在两PP层之间相互融合形成连接部位,连接部位为纯PE带。
进一步优选,带材两侧的PP层之间通过PP带连为一体结构,上PE层和下PE层分别与PP带的上下表面粘接。
进一步优选,上PE层的侧边与下PE层的侧边相平齐,且均与外露的PP层直壁的外表面相平齐。
进一步优选,PP层为白色,PE层为黑色,加强立筋为白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5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RPE增强复合双腔缠绕管
- 下一篇:FRPE多层增强复合结构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