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4179.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肖洪朋;张梦生;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外端 集肤效应 加热电缆 护套层 本实用新型 云母层 一体化 环套 母线 无缝钢管 发热均匀 集肤电缆 节能环保 外层环套 金属管 金属丝 包覆 均布 钢材 节约 维修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包括母线,母线外端包覆有云母层,云母层外端环套有绝缘层A,绝缘层A外层环套有绝缘层B,绝缘层B外端设置有护套层,护套层外端环套有金属管,所述护套层中均布有若干金属丝,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完美结合集肤电缆与无缝钢管,节约钢材,便于施工与维修,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发热均匀,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伴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
背景技术
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线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金属管道加热方法,是大型石油化工等企业,热输管道加热保温的新技术,目前的集肤电伴热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在外端环套上钢管,安装时较为复杂且需要浪费较多的钢材,并且有泄露风险,安装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包括母线,母线外端包覆有云母层,云母层外端环套有绝缘层A,绝缘层A外层环套有绝缘层B,绝缘层B外端设置有护套层,护套层外端环套有金属管。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护套层中均布有若干金属丝。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绝缘层B外端均布有若干凸起,护套层内边缘均布有若干凹槽,凸起与凹槽相互卡合。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金属管为无缝钢管。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母线为镀锡铜丝。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绝缘层A和绝缘层B为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护套为含氟聚烯烃或全氟材料。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所述金属丝为钢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体化集肤效应加热电缆,完美结合集肤电缆与无缝钢管,节约钢材,便于施工与维修,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发热均匀,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线;2云母层;3绝缘层A;4绝缘层B;5护套层;6金属线;7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附图1和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母线1,母线外端包覆有云母层2,云母层2外端环套有绝缘层A3,绝缘层A3外层环套有绝缘层B4,绝缘层B4外端设置有护套层5,护套层5外端环套有金属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4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