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3623.7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余利强;陈雪;邬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405;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耿慕白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屏蔽环 壳体 过线孔 过线护套 高压线 单芯 金属屏蔽结构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安全使用 高压线束 塑胶外壳 整体外形 安装处 承重柱 有效地 内套 防护 穿过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个用于给高压线束穿过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设置有金属屏蔽环,所述金属屏蔽环包括第一金属屏蔽环和第二金属屏蔽环,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环内置于过线孔,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环设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内套于第二金属屏蔽环。采用塑胶外壳内部界面安装处设计金属屏蔽环,有效地进行EMC防护;产品单重较现有的金属屏蔽结构轻30%重量;优化了壳体承重柱结构,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壳体强度不够产生脱落;连接器整体外形流畅整体尺寸小巧,在满足25‑50mm2线安全使用下节省了大量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芯过线护套连接器一般采用金属结构屏蔽结构,重量大,现有类似塑胶结构大多外形尺寸过大,或是产品兼容性有限,无法同时满足25-50mm2线的使用。现有类似塑胶壳体承重柱易脱落或强度不够等问题,本专利申请的连接器针对这些问题在结构上做了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设置有金属屏蔽环,所述金属屏蔽环包括第一金属屏蔽环和第二金属屏蔽环,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环内置于所述过线孔,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环设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内套于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第一金属屏蔽环设有外露于过线孔的卡持部,与高压电器连接的高压线束接线端内置于所述卡持部。
其中,卡持部外设有凸部,过线孔的穿入端面抵顶凸部。
其中,所述壳体为塑胶材质。
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周围的壳体内部嵌设有承重筒。
其中,所述承重筒为金属圆筒,包裹在壳体内部,壳体在金属圆筒中心位置设置有同心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金属圆筒的直径。
其中,所述过线孔穿入端设置有密封圈,穿出端内置有尾部防水圈。
其中,所述高压线为25-50mm2的高压线。
其中,过线孔还内置有用于防止高压线束转动的固定环。
其中,线孔的穿出端安装有与壳体扣合的后盖,后盖设有供高压线束穿出的穿出孔,尾部防水圈设有凸缘,后盖抵顶凸缘以将其抵压在过线孔的穿出端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塑胶外壳内部界面安装处设计金属屏蔽环,有效地进行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防护。
2.产品单重较现有的金属屏蔽结构轻30%重量。
3.优化了壳体承重柱结构,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壳体强度不够产生脱落。
4.连接器整体外形流畅整体尺寸小巧,在满足25-50mm2线安全使用下节省了大量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一个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另一个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芯高压线过线护套的第一金属屏蔽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3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防错插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智能充电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