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2171.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3/06 | 分类号: | B60G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器 油腔 节流阀 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 油气悬架 阻尼可调 活塞杆 吊耳 缸筒 缸盖 隔膜式蓄能器 油气悬架系统 蓄能器隔膜 活塞 便于拆装 车辆行驶 运动部件 氮气室 独立式 舒适性 无杆腔 杆腔 球阀 分隔 路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包括液压缸、节流阀、球阀和蓄能器;蓄能器采用隔膜式蓄能器,蓄能器的油腔与氮气室之间用蓄能器隔膜分隔,蓄能器包括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第三蓄能器;液压缸包括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和吊耳,活塞杆可在缸筒内往复运动,两运动部件之间通过吊耳连接;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一蓄能器的油腔相连;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三节流阀与第二蓄能器的油腔相连,第二蓄能器的油腔通过第四节流阀与第三蓄能器的油腔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独立式油气悬架系统结构简单、可根据负载和路况调节刚度和阻尼大小,便于拆装、工作可靠,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是一种适用于乘用车辆、农用车辆、工程车辆等的刚度和阻尼可调的悬架系统,属于液压与气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相结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车辆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车体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悬架系统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装有油气悬架的车辆,当其在较好的路面行驶时,负重轮行程较小,并有较低的悬架刚度,车辆行驶平稳性较好,而在起伏地面行驶时,负重轮的行程较大,悬架刚度较大,吸振缓冲能力较强,车辆可以高速行驶。由于油气悬架具有这种优良的工作特性,使得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车辆、越野车、特种车辆、军事车辆、飞机和航天器,甚至高档自行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式油气悬架系统,它以惰性气体氮气作为弹性介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不但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还具有减振作用,同时还可调节车架的高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包括液压缸、节流阀、球阀和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采用隔膜式蓄能器,蓄能器的油腔与氮气室之间用蓄能器隔膜分隔,所述蓄能器包括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第三蓄能器;所述液压缸包括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和吊耳,所述活塞杆可在缸筒内往复运动,两运动部件之间通过吊耳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一蓄能器的油腔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三节流阀与第二蓄能器的油腔相连,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油腔通过第四节流阀与第三蓄能器的油腔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能器所连的第一节流阀与第二蓄能器所连的第三节流阀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阀可根据需要调节节流孔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能器的连接端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二蓄能器的连接端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三蓄能器的连接端设有第三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球阀有开、闭两个状态,可控制蓄能器的接入和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器的氮气压力可根据负载要求调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独立式油气悬架系统结构简单、可根据负载和路况调节刚度和阻尼大小,便于拆装、工作可靠,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独立式油气悬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缸筒,2-活塞,3-缸盖,4-活塞杆,5-吊耳,6-油管,7-第一节流阀,8-第二节流阀,9-第三节流阀,10-第四节流阀,11-第一球阀,12-第二球阀,13-第三球阀,14-第一蓄能器,15-第二蓄能器,16-第三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2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