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1937.3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武进虎;秦伟杰;刘蒙;黄剑;李旭;钱利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26 | 分类号: | E21B1/26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器 强磁铁 活塞冲击杆 非接触式 传力 强磁 体内 动阀盘 活塞缸 下管 转轴 钻进 本实用新型 接触式冲击 辅助破岩 螺纹连接 使用寿命 钻井成本 互斥力 上管体 下管体 钻进液 脉冲 钻头 静阀 上管 同极 下端 轴向 冲击力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器,具体是一种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上管体和下管体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上管体内装有转轴,转轴下端装有动阀盘,动阀盘上方装有静阀盘;下管体内设置有活塞缸,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冲击杆,活塞冲击杆上装有环形冲击强磁铁,下管体内装有环形传力强磁铁;活塞冲击杆间歇延伸至环形传力强磁铁内。该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通过环形冲击强磁铁和环形传力强磁铁的产生的同极互斥力,配合钻进液的轴向脉冲冲击力并共同作用至钻头上;实现辅助破岩以及提高钻进效率的目的;可有效避免现有冲击器接触式冲击对工具所造成的损坏,延长了冲击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性能稳定,钻进效率高的特点,对降低钻井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器,具体是一种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钻井技术也渐渐取得一定的进展,钻井工程逐渐向深、超深环境等条件恶劣的钻井领域发展;但在向深环境井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岩石密度和摩阻增大等因素导致的岩石破碎困难,钻头破岩效率不高,寿命大大降低和钻速大幅下降等方面;虽然现在已有能产生轴向冲击的液动冲击器,这些冲击器采用导流盘和液压机构结合起来,以利用液压力产生轴向脉冲,让液压活塞带动冲击头直接撞击钻头接头;但是这些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存有一定的不足,如,容易因钻井液阻力和黏滞作用导致无法回程,造成整个冲击器性能不稳定,使得冲击器的寿命变短,甚至失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现有冲击器因钻井液阻力和黏滞作用导致无法回程,造成整个冲击器性能不稳定问题的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包括上管体、下管体、转轴、活塞缸、活塞冲击杆、动阀盘和静阀盘,其特征在于:上管体和下管体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上管体上螺纹安装有上接头,下管体上螺纹安装有下接头,上接头下方的上管体内通过扶正轴承和涡轮组件安装有转轴,转轴下端端头通过固定螺钉装有动阀盘,动阀盘上方的上管体内固装有静阀盘;下管体内设置有活塞缸,活塞缸与动阀盘滑动密封连接;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冲击杆,活塞冲击杆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缸下方,活塞缸内的活塞冲击杆顶部端头固装有泄流盘,泄流盘与活塞缸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泄流盘下方的活塞冲击杆上通过封头螺母套装有环形冲击强磁铁,活塞冲击杆下方的下管体内通过轴向固定环固定安装有环形传力强磁铁;活塞冲击杆的一端间歇延伸至环形传力强磁铁内。
所述的下接头的中心孔为收缩孔。
所述的泄流盘呈圆柱形,泄流盘的圆周上轴向对称状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内通过压缩弹簧活动安装有堵塞。
所述的泄流盘顶部固装有密封板,密封板与堵塞的上端面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的密封板直径小于泄流盘直径。
所述的活塞冲击杆两侧的活塞缸底部对称设置有泄流孔。
所述的动阀盘和静阀盘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液流内孔,液流内孔外围的动阀盘和静阀盘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液流外孔。动阀盘和静阀盘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的泄流盘下方的活塞缸内对称设置有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在液力推动下通过活塞冲击杆带动环形冲击强磁铁向下运动,在环形冲击强磁铁和环形传力强磁铁的同极互斥力的作用下传力,由此产生轴向冲击力并配合静阀盘与动阀盘转动产生的周期性钻进液轴向冲击力作用至钻头上;从而实现辅助破岩的目的。该非接触式强磁冲击器的非接触式冲击方式,可有效避免接触式冲击对工具所造成的损坏,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1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