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醒目发光电子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0808.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海平 |
主分类号: | A01K93/02 | 分类号: | A01K9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靖 |
地址: | 414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体 加粗 本实用新型 漂脚 下水 发光电子 金属层 醒目 锤形 漂尾 反应灵敏度 可充电电池 半椭圆面 充电电路 等距排列 使用寿命 依次相连 主体垂直 可循环 颜色光 纵截面 折断 黑胶 上浮 涂覆 成功率 发光 钓鱼 腐蚀 金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形醒目发光电子漂,包括依次相连的漂尾、漂主体和漂脚。漂尾包括第一导光体、至少二个不同颜色光的第二加粗导光体。第一导光体与漂主体相连。至少二个第二加粗导光体等距排列套设在第一导光体上。第一导光体未被第二加粗导光体套设的外表面涂覆有黑胶。每个第二加粗导光体的上部分的纵截面为半椭圆面,下部分呈锤形。本实用新型第二加粗导光体呈锤形,发光时醒目,且下水快、上浮慢,反应灵敏度高,提高了垂鱼者的钓鱼成功率;漂脚外表面设有金属层,金属密度大,下水时能保持漂主体垂直、下水快,并且金属层还能保护漂脚不易腐蚀和折断,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漂主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可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特别涉及一种锥形醒目发光电子漂。
背景技术
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
目前,市场上的鱼漂的漂尾一般都是一根圆柱形的导光体,发光时还不够醒目,且圆柱形的导光体入水慢,反应不够灵敏;市场上鱼漂的漂脚通常都是木质或塑料材料制成,下水也慢,而且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反应不灵敏,降低了垂钓者钓鱼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圆柱形导光体不够醒目、入水慢、反应不够灵敏等不足,提供一种足够醒目、入水快、反应灵敏度高的锥形醒目发光电子漂。
一种锥形醒目发光电子漂,包括依次相连的漂尾、漂主体和漂脚。所述漂尾包括第一导光体、至少二个不同颜色光的第二加粗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与所述漂主体相连。所述至少二个第二加粗导光体等距排列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光体上。所述第一导光体未被所述第二加粗导光体套设的外表面涂覆有黑胶,使得所述第一导光体未被第二加粗导光体套设的外表面不透光。每个所述第二加粗导光体的上部分的纵截面是半椭圆面,下部分呈锤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漂主体内设有PCB板、发光二极管、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控制电路。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光体和可充电电池相连,由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开和关。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充电电路与外部电源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主体为椭圆形或纺锤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脚的外表面设有金属层,下水快且还可以保持漂主体下水时处于垂直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黑色涂层为黑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第二加粗导光体的上部分的纵截面为半椭圆面,下部分呈锤形,发光时醒目,且下水快、上浮慢,反应灵敏度高,提高了垂鱼者的钓鱼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漂脚外表面设有金属层,金属密度大,下水时能保持漂主体垂直、下水快,并且金属层还能保护漂脚不易腐蚀和折断,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漂主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漂主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海平,未经彭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0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