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7881.4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6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禄成;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体 螺旋桨机构 水陆两栖车 行走机构 后托架 车体 本实用新型 行走状态 水中 调换 驱动转动 上下摆动 销轴连接 运载能力 状态调节 非支撑 上支撑 收放 行进 陆地 支撑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栖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和螺旋桨机构;所述架体能够通过销轴连接在车体上,能够相对所述车体上下摆动,以使所述架体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状态调节;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能够在陆地上支撑所述架体行走;所述行走机构能够被调节,以选择性地调换支撑行走状态或选择非支撑行走状态;所述螺旋桨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螺旋桨机构被驱动转动,能够在水中推进所述车体;所述螺旋桨机构能够被调节,以选择性地调换所述螺旋桨机构的收放状态。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水陆两栖车的运载能力和水中行进的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栖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一种同时具备车与船的特性,既可在陆地行驶,又可在水中行驶的特种车辆。
水陆两栖车不仅需要运输人员,还需要运输人员的必要装备。传统的水陆两栖车由于容纳空间的限制,运载能力较弱,造成必要的装备需要单独通过运输车辆运输;必要的装备不能随水陆两栖车运输,降低了人员快速反应的能力,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而且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中的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其在水中的机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水陆两栖车的运载能力和水中行进的动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和螺旋桨机构;
所述架体能够通过销轴连接在车体上,能够相对所述车体上下摆动,以使所述架体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状态调节;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能够在陆地上支撑所述架体行走;所述行走机构能够被调节,以选择性地调换支撑行走状态或选择非支撑行走状态;
所述螺旋桨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螺旋桨机构被驱动转动,能够在水中推进所述车体;所述螺旋桨机构能够被调节,以选择性地调换所述螺旋桨机构的收放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用于牵拉所述架体相对所述车体摆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构件、滑轮和牵拉绳;
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滑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牵拉绳的一端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牵拉绳穿过所述滑轮,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构件转动,能够牵拉所述牵拉绳,进而拉动所述架体相对所述车体向上摆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架体相对所述车体摆动;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构件、传动齿轮和外齿圈;
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传动齿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外齿圈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所述外齿圈为不完全的外齿圈;
所述外齿圈能够在所述架体相对所述车体旋转至预定位置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驱动构件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外齿圈带动所述架体相对所述车体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7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栖车的前置装置
- 下一篇: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