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5151.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关博;李东阳;田玉荣;王策;刘官钦;李宇轩;夏腾;姚喜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9/40 | 分类号: | B60R19/40;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弹簧 压缩件 弹出弹簧 弹出装置 缓冲装置 电子控制单元 保险杠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 汽车碰撞 自动控制单元 距离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垂直固定 人员安全 线路连接 正面碰撞 车体 弹出 铰接 汽车 释放 压缩 | ||
1.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包括保险杠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在所述保险杠的内侧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动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弹簧压缩件、弹出弹簧压缩件和弹出装置,所述缓冲弹簧压缩件上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压缩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弹出弹簧压缩件上设有弹出弹簧,所述弹出装置用于压缩或释放所述缓冲弹簧和所述弹出弹簧,使所述保险杠固定或弹出;
电子控制单元,线路连接所述弹出装置,还连接有速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且配置为:当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保险杠与其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达到指定距离,且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速达到指定速度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弹出装置释放所述缓冲弹簧和所述弹出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弹簧压缩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挡片,所述弹出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弹出弹簧的前端抵靠在所述挡片上,后端抵靠在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车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片和滑动杆,所述固定片与车体固定,所述弹出弹簧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固定片上,所述连接杆的后端面上沿自身的轴向设有圆孔,所述滑动杆穿设并滑动设置在所述圆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倒齿,车体上设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外倒齿适配的内倒齿,车体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外侧板横向移动的移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电磁阀、动力元件、和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外侧板,使所述内倒齿与所述外倒齿卡紧,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和所述动力元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压缩件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所述缓冲弹簧压缩件设置为偶数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压缩件包括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另一端沿自身的轴向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一端穿设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孔内,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上分别设有用于卡挡所述缓冲弹簧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缩杆和第二压缩杆,所述第一压缩杆的一端设有第三挡片,所述第二压缩杆的一端沿自身的轴向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压缩杆的另一端穿设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孔内,所述第二压缩杆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挡片,所述第三挡片固定在所述外侧板上,所述第四挡片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压缩杆和所述第二压缩杆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三挡片和所述第四挡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为特种保险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时的主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杆的端部设有连接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51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