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3764.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侯丽娟;李丽丽;徐艾米;李秋莉;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秦凰达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A01K1/01;A01K1/015;A01K5/02;A01K29/00;A01K63/00;A01G31/06;A01G31/00;A01C23/04;C05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苗盘 发酵池 连通 导流板 导管 混养 牛粪 粪道 棚顶 棚体 水泵 牧草 动植物 圆环形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饲料成本 园艺作物 直接转化 发酵水 微颗粒 植物苗 喷灌 蚊虫 叠加 驱赶 生态 农作物 体内 种植 | ||
1.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发酵池、导流板、多个粪道、多个牛床、第一导管、第一水泵、多层苗盘以及篷布,所述棚体包括:棚顶、多根立柱、多根横杆以及多个通气管,所述棚顶为圆环形板状结构,多根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地面上,多根所述立柱围成一个中空的四方体结构,多根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棚顶的边缘连接,多根所述横杆分别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四边形结构,多根所述横杆的侧壁分别与多根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篷布包覆在所述棚体的外侧壁上;
所述发酵池设置在所述棚体的一侧,多个所述粪道以及多个所述牛床均设置在所述棚体内,多个所述粪道与多个所述牛床在所述棚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多个所述粪道连通,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发酵池连通;
多层所述苗盘吊设在所述棚顶上,多层所述苗盘在纵向方向上系统的相互叠加,多层所述苗盘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发酵池连通,所述苗盘的顶端设置有植物;
所述通气管为圆锥形管状结构,多个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分别扣接在所述棚顶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为黑膜或者白膜,所述棚顶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以及储电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所述储电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碎机以及第一控制器,所述破碎机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破碎机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所述破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多层筛网,所述发酵池的底端与储水池连通,所述储水池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包括:电机、转轴以及多个叶片,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所述叶片为圆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叶片环绕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牛床上均铺设有宝石牛床垫,所述宝石牛床垫上设置有中药粉或者消毒粉,多个所述粪道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漏粪板,所述漏粪板为格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手臂、第二控制器以及导轨,所述导轨为四边形轨道,所述导轨通过吊杆吊设在所述棚顶上,所述导轨设置在多层苗盘的下方,所述机械手臂的底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机械手臂的输出端设置有可抓取以及释放物品的机械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喷头、锥形罩体、第二水泵以及第二导管,所述高压喷头设置在所述机械手臂的输出端,所述高压喷头与所述机械手并排设置,所述锥形罩体的小口径一端与所述高压喷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喷头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发酵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的制作材料为竹料,所述棚体的宽度为30米,所述棚体的长度为80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苗盘均为镂空式盘状结构,顶部的所述苗盘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多层所述苗盘设置在所述粪道的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养生态牛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量子微磁场分析仪,多个所述量子微磁场分析仪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械手臂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秦凰达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秦凰达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37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骆驼巷道圈
- 下一篇:新型猪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