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小车轨道连续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0592.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6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义;韩俊锋;时明恒;齐德杰;范海霞;杨卫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轨道 起重机小车 连续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检测装置 工型 脚轮 检测 数据采集点 压力传感器 轨道检测 检测数据 连接件 水平仪 同位 匹配 跨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小车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小车轨道连续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轨道的跨度相匹配的工型检测轨道,所述工型检测轨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和第二横梁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脚轮,在四个脚轮上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有水平仪。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检测装置检测轨道的同位差,解决了数据采集点少,检测数据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小车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小车轨道连续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起重机小车运行轨道在装焊完成时,为了避免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三条腿”现象,需要检测待测第一轨道1和待测第二轨道2之间的同位差。现有的检测方式多是采用人工检测或者针对轨道表面设计的检测装置,现有的检测方式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点少,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小车轨道连续检测装置,通过该检测装置检测轨道的同位差,解决了数据采集点少,检测数据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起重机小车轨道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轨道的跨度相匹配的工型检测轨道,所述工型检测轨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和第二横梁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脚轮,在四个脚轮上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有水平仪。
进一步,所述工型检测轨道的底部设有导向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脚轮的连接方式采用可调节角轮位置的槽形结构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为轴承。
进一步,所述水平仪为匡式水平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与待测轨道相匹配的工型检测轨道置于待测轨道上,通过检测脚轮的压力和水平仪的垂直度来判断待测轨道的同位差。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脚轮的连接方式采用可调节角轮位置的槽形结构进行活动连接,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角轮的位置进而调整轨道之间的跨度。
3、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工型检测轨道的底部设有导向轮,在该导向轮接触到待测轨道的内侧边缘时,能够限制该连续检测装置不偏离待检测轨道。
4、本实用新型利用轴承作为导向轮能够减小摩擦阻力,使该连续检测装置运行的更加顺利。
5、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同位差值的连续检测特点,不合格处差值可量化,能够实现检测-修整-检测的质量闭环控制。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减少劳动强度。并且本实用新型自重轻,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待测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部位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待测第一轨道、2-待测第二轨道、3-工型检测轨道、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连接件、7-第一脚轮、8-第二脚轮、9-第三脚轮、10-第四脚轮、11-第一导向轮、12-第二导向轮、13水平仪、14槽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0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支腿松动检测装置以及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动检升降臂扫描仪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