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7922.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秦炜;黄洪杰;邓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带 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 远心端 柱状结构 缠绕 生物医学领域 患者肢体 手术成本 固定轴 止血带 垂直 护士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血带,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所述驱血带,包括本体;所述驱血带还包括:至少设置在本体的远心端上的凸起部;凸起部设置为柱状结构,且凸起部的轴线与本体的轴线相垂直。本实用新型至少在本体的远心端上设置柱状结构的凸起部,不仅可使护士以驱血带的凸起部的轴线为固定轴,快速地将本体缠绕在该凸起部上,而且可使医生对本体的远心端进行有效固定,进而快速地将本体缠绕至离止血带3cm~5cm处,也可防止驱血带的脱落,可避免更换新的驱血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血带,既可有效降低驱血前准备时间以及将驱血带缠在患者肢体上的时间,可提高驱血效率,也可减少手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血带。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四肢外科手术过程中,为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通常利用驱血带对患者的四肢进行驱血,然后采用止血带进行术中止血。其中,驱血带是控制出血量的关键装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驱血带。
目前,驱血带通常为片状的橡胶驱血带。应用时,护士先将驱血带卷成卷状结构,以作驱血前的准备;当对患者进行驱血时,医生固定住驱血带的远心端,并将驱血带的近心端由患者的远心端向近心端逐圈拉紧,直至缠绕至离止血带3cm~5cm处;然后,利用止血带,对患者进行止血。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驱血前,护士将其卷成驱血带卷的时间长,导致驱血带准备时间较长,影响手术速率;另外,驱血时,医生将其缠绕在患者四肢上的时间长,且容易脱落,脱落后需更换新的驱血带,并重新缠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血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驱血带,包括本体;所述驱血带还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远心端上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设置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凸起部的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相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的远心端与近心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凸起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本体一体化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本体的宽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直径为0.9cm~1.1c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长度为9.9cm~10.1c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的长度为190cm~210c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的厚度为0.045cm~0.055c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增阻的划痕或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血带,通过至少在本体的远心端上设置柱状结构的凸起部,不仅可使护士以驱血带的凸起部的轴线为固定轴,快速地将本体缠绕在该凸起部上,而且可使医生对本体的远心端进行有效固定,进而快速地将本体缠绕至离止血带3cm~5cm处,也可防止驱血带的脱落,可避免更换新的驱血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血带,既可有效降低驱血前准备时间以及将驱血带缠在患者肢体上的时间,可提高驱血效率,也可减少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7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急救科用止血带
- 下一篇:一种介入术后血管压迫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