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1292.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林;江志林;江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16;G02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载体 抗静电层 扩散层 硫化锌粒子 氧化锌粒子 本实用新型 光学扩散膜 波浪弧面 抗静电 外露 防刮 抗刮 后加工处理 基板上表面 凹凸结构 波浪起伏 不良现象 大小不一 光线透过 扩散膜片 两侧设置 同一水平 上端 均匀性 上表面 下表面 有效地 刮伤 基板 卡槽 嵌有 涂覆 吸附 波浪 粉尘 | ||
1.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载体层,所述基材载体层选用光学级透明PET,所述基材载体层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设有波浪起伏的波浪弧面,所述波浪弧面上沿着该波浪弧面嵌有大小不一的球状硫化锌粒子和氧化锌粒子,其中硫化锌粒子的粒径为5-10微米,氧化锌粒子的粒径为15-20微米,所述硫化锌粒子及氧化锌粒子均部分外露于所述扩散层外,所述硫化锌粒子、氧化锌粒子的上端外露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基材载体层的下表面连接有抗静电层,所述基材载体层与抗静电层的连接面呈凹凸结构,所述抗静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光学层和第二导电光学层,所述第一导电光学层由第一树脂形成,内含第一导电材料,所述第二导电光学层由第二树脂形成,内含第二导电材料,所述扩散层、基材载体层、抗静电层的两侧设置有防刮板,所述防刮板呈L形,所述抗静电层的两端与所述基材载体层的底部之间设有卡槽,所述防刮板的横向凸出部分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防刮板的底部与所述抗静电层的底部平齐,所述防刮板的竖向部分将所述扩散层的侧边、基材载体层的侧边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载体层依次包括第一PET白色反射膜层、微孔膜层和第二PET白色反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白色反射膜层和第二PET白色反射膜层的厚度均为15微米,所述微孔膜层的厚度为2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层的孔径为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电光学层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选用紫外光固化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材料选用金属氧化物微粒,所述第二导电材料选用纳米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12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立体感的防眩光板
- 下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反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