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0513.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苏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微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通孔 吹风孔 偏心度测量 电缆线芯 矩形孔 内表面 方台 壳体 适配 本实用新型 检测结果 两端开口 壁上沿 气流能 套筒形 粘附的 吹气 碎屑 轴向 紧贴 清洁 保证 | ||
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包括壳体和铍条;壳体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外壁上沿轴向设有第一方台和第二方台;铍条数量有四片,其中两片与条形通孔a的形状相适配,并安装在条形通孔a中,另外两片与条形通孔b的形状相适配,并安装在条形通孔b中;吹风孔a和吹风孔b均为矩形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吹风孔a、b为矩形孔,通过吹风孔a、b吹气时,气流能紧贴铍条内表面吹过,清洁(铍条内表面粘附的碎屑)效果更好,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的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电机3机轴转动带动卷线筒A4转动,使卷线筒B5上的线芯6卷绕圈数减少,卷线筒A4上的电缆7卷绕圈数增加,线芯6(或称电缆7)沿图示的箭头方向移动。线缆绝缘层挤出机8设在卷线筒A4、B5之间的线芯6上,融化状态的绝缘层材料从线缆绝缘层挤出机8的进料口进入挤出腔,填充满整个挤出腔的同时将线芯6包裹在内,从挤出腔排出的电缆7即为包裹了绝缘层的成型电缆。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9位于挤出机后端,用于检测从挤出机挤出的电缆,其绝缘层是否存在厚薄不均的情况。
线芯理论上应位于挤出腔(挤出腔呈圆柱形)的中心处,若偏离中心,挤出的成型电缆的绝缘层便会存在厚薄不均的情况,操作人员基于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实时调整线芯的空间位置,使其处于挤出腔的中心处。
现有的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外壳91和铍片92。外壳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内孔可供电缆穿过,其外壁上沿轴向设有方台A811和方台B812。方台A上设有四个侧壁面,按连接次序分别定义为面A、面B、面C和面D。方台B上设有四个侧壁面,按连接次序分别定义为面E、面F、面G和面H。面A对应且平行于面E,面B对应且平行于面F,面C对应且平行于面G,面D对应且平行于面H。面A和面C上分别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条形通孔A,面F和面H上分别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条形通孔B,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均贯通至外壳的内腔中,两个条形通孔A形状一致且位置相互正对,两个条形通孔B形状一致且位置相互正对,面B和面D上设有与条形通孔A处在同一轴向高度的吹风孔A,面E和面G上设有与条形通孔B处在同一轴向高度的吹风孔B,吹风孔A和吹风孔B均贯通至外壳的内腔中。铍片数量有四片,其中两片与条形通孔A的形状相适配,并安装在条形通孔A中,另外两片与条形通孔B的形状相适配,并安装在条形通孔A中。
现有的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工作时,从线缆绝缘层挤出机的挤出腔挤出的成型电缆穿过外壳的内孔(从外壳的一端开口穿入外壳内孔,从外壳另一端开口穿出外壳内孔),并位于外壳内孔的中心线处。由外部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两束红外线,一束穿过穿过两个条形通孔A内的铍片,另一束穿过两个条形通孔B内的铍片,两束红外线的射出方向均沿外壳的径向并通过位于外壳内孔中心处的电缆,并在轴向上相隔一段距离,且相互垂直。基于两个方向上红外线的检测数据判断电缆绝缘层的偏心度。
但刚从线缆绝缘层挤出机的挤出腔挤出的成型电缆温度较高,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些碎屑,碎屑在外壳内孔中向四周飞散并粘在铍片的内表面(即铍片位于外壳内孔中的表面)上,影响红外线测量的准确性。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吹风孔A和吹风孔B处连接气源,通过吹气的方式吹掉粘在铍片的内表面上的碎屑。
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吹风孔A和吹风孔B均为圆孔,进而导致吹入外壳内孔中的风会向四周分散,无法有效的集中在铍片的内表面上,并且,从圆孔吹入的风也无法做到紧贴铍片的内表面。综上所述,即吹掉粘在铍片的内表面上的碎屑的效果较差,进而导致整个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它解决了现有的电缆线芯偏心度测量仪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微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微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制品垂直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膏板外形连续自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