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水栈桥的支架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0438.2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陈华;余秋鹏;杨夏燕;朱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12;E01D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体系 管桩 抱箍支撑架 方木楞 次楞 主楞 半圆形抱箍 本实用新型 栈桥 地基承载力 对称设置 加强肋板 螺栓连接 模板组成 容纳空间 预制管桩 上表面 上端部 下表面 上套 预设 桩帽 悬挂 灵活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水栈桥的支架体系,该支架体系包括管桩,在所述管桩上套设有两个半圆形抱箍,所述两个半圆形抱箍之间螺栓连接形成抱箍支撑架,在所述抱箍支撑架的下表面设有加强肋板,在所述抱箍支撑架的上表面依次设有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和模板,所述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和模板组成支架体系,在所述模板上放置有梁,所述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模板、梁均呈对称设置在管桩两侧,在所述梁和管桩上端部之间预设桩帽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依靠下部地基承载力,而是悬挂在预制管桩上,适用于下部没有足够空间,人员无法进入的情况,施工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水栈桥的支架体系。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支架模板体系为钢管扣件式支架,在支架上铺设底模,用钢管做斜撑安装侧模。此传统支架模板体系下部空间不足,人无法进入站立作业,因而需要有足够的下部空间及人员作业面,并且下部地基需要有足够的承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水栈桥的支架体系,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依靠下部地基承载力,而是悬挂在预制管桩上,适用于下部没有足够空间,人员无法进入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水栈桥的支架体系,该支架体系包括管桩,在所述管桩上套设有两个半圆形抱箍,所述两个半圆形抱箍之间螺栓连接形成抱箍支撑架,在所述抱箍支撑架的下表面设有加强肋板,在所述抱箍支撑架的上表面依次设有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和模板,所述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和模板组成支架体系,在所述模板上放置有梁,所述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模板、梁均呈对称设置在管桩两侧,在所述梁和管桩上端部之间预设桩帽容纳空间。
所述主楞为20#槽钢,主楞固定设置在管桩中心延长线上。
所述次楞为10#槽钢,相邻次楞之间的距离a为400mm。
所述第一方木楞的厚度为10cm。
所述模板的厚度为2cm。
在所述第一方木楞和模板之间加设第二方木楞、第三方木楞和第四方木楞,所述第一方木楞、第二方木楞和第三方木楞的厚度均相等,所述第四方木楞厚度为5cm。
所述主楞、次楞、第一方木楞、第二方木楞、第三方木楞、第四方木楞、模板之间依次纵横交错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下部空间不足,人无法进入站立作业而改进的施工方法,不需要依靠下部地基承载力,而是悬挂在预制管桩,能满足在软土地基上施工,而且不破坏原有设计的河床线;通过在抱箍上架设槽钢,依赖已施工的管桩受力,在槽钢上架设木方楞及木模板作为模架体系。从而达到不破坏原设计河床线的基础上满足支架施工的基础承载要求,以及避免了由于底部高度太低人无法进入站立作业的困境,降低了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具有生态性,经济性,可靠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底模标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具虚实线绘制功能的市政道路划线小车
- 下一篇:T梁翼板钢筋调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