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及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6564.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7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云;唐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良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箱 供油装置 液位检测器 低压油泵 液位 机床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 储油腔 观察口 侧壁 限时 液位下限位置 控制器连接 底板 供油系统 上端开口 使用寿命 透明盖板 油量不足 油箱液位 预先设置 清洁 润滑油 合围 供油 上盖 上壳 无油 应用 发送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及供油装置,其中,储油箱包括:清洁观察口,清洁观察口上盖合有透明盖板;储油箱底板、储油箱侧壁及储油箱上壳合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储油腔,储油箱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器,第一液位检测器位于储油腔内的液位下限位置,且第一液位检测器通过供油装置中的控制器连接低压油泵,以在润滑油的液位高度达到液位下限时启动低压油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油箱,使得供油装置在油箱液位达到预先设置的液位下限时,可通过第一液位检测器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启动低压油泵为储油箱供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床供油系统无法检测油量不足,导致机床容易出现无油工作,降低机床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及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机床供油系统由油泵直接供油,在油箱油量不足时,供油系统无法检测,从而致使机床在无油状态下工作,加大了机床各部件的磨损,降低了机床的加工精度,降低了机床的使用寿命。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及供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床供油系统无法检测油量不足,导致机床容易出现无油工作,降低机床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其包括:储油箱底板、储油箱侧壁及储油箱上壳,所述储油箱上壳开设有清洁观察口,所述清洁观察口上盖合有透明盖板;所述储油箱底板、储油箱侧壁及储油箱上壳合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储油腔,所述储油箱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位于储油腔内的液位下限位置,且第一液位检测器通过供油装置中的控制器连接低压油泵,以在润滑油的液位高度达到液位下限时启动低压油泵。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位于储油腔内的液位上限位置,且第二液位检测器通过供油装置中的控制器连接低压油泵,以在润滑油的液位高度达到液位上限时关闭低压油泵。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观察口设置在储油箱上壳的第一端,储油箱上壳的第二端贯穿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形成有纵截面呈U形的筒状过滤腔,所述筒状过滤腔内固定有空芯逆流柱,所述空芯逆流柱下端与储油腔相连通,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油孔;空芯逆流柱外侧设置有绒棉过滤器,所述绒棉过滤器与过滤筒的筒壁之间合围形成有洁净油存储空间;所述过滤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吸油孔,所述吸油孔与所述洁净油存储空间相连通,且过滤筒通过吸油孔连接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与高压油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过滤腔底部连通有一排屑流道,所述排屑流道横向设置,用于连通储油腔及筒状过滤腔。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底板由过滤筒一端至清洁观察口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一种供油装置,其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由于采用了位于液位下限位置的第一液位检测器,并使第一液位检测器通过控制器连接低压油泵。使得供油装置在油箱液位达到预先设置的液位下限时,可通过第一液位检测器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启动低压油泵为储油箱供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床供油系统无法检测油量不足,导致机床容易出现无油工作,降低机床使用寿命的问题。另外,通过采用清洁观察口,可对储油箱内沉淀下来的杂质(或因其他原因产生的杂质)进行清理,配合透明盖板使工作人员能随时查看储油箱状态,降低供油装置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供油装置的储油箱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供油装置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良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良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6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
- 下一篇:水陆两用隔离式液压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