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高度的多孔开口玻璃柱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6412.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鲍燕;张学军;金洪蕊;任英姿;王秀红;曹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B01L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孔 高度调节 下左侧板 上左侧板 下右侧板 玻璃柱 本实用新型 上层隔板 上下贯通 上右侧板 下层隔板 定位销 上层架 下层架 可调 支架 开口 高度可调 空心结构 分体式 插接 圆孔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高度的多孔开口玻璃柱支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上层架包括上层隔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所述上层隔板开设上下贯通的圆孔,所述下层架包括下层隔板、下左侧板、下右侧板,所述下层隔板开设上下贯通的玻璃柱定位孔,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均为空心结构,所述上左侧板插入下左侧板内部,所述上左侧板、下左侧板同时开设至少三个相对应的高度调节定位孔,高度调节定位孔中插入平头定位销,所述上右侧板、下右侧板同时开设至少三个相对应的高度调节定位孔,高度调节定位孔中插入平头定位销。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插接,高度可调,使用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且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柱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高度的多孔开口玻璃柱支架。
背景技术
实验室分离某些复杂有机混合物如石油、氯仿沥青”A”等,通常采用柱层析的方法SY/T5119-2016《岩石抽提物和原油族组成分析》,其中用于装填固体吸附剂的开口玻璃柱一般由铁架台通过主杆固定的蝴蝶夹或者试管夹来固定,或者是高度固定的支架。使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柱,能够同时分析样品数量有限,对于批量样品分析来说效率低下,而且蝴蝶夹的稳定性欠佳。使用固定高度的玻璃柱支架,只适合一种长度的玻璃柱,其它不同长度的玻璃柱则需定制多种与之相匹配的支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高度的多孔开口玻璃柱支架,分体式插接,高度可调,使用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且方便携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高度的多孔开口玻璃柱支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上层架包括上层隔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所述上层隔板左端连接上左侧板的上端,上层隔板右端连接上右侧板的上端,所述上层隔板开设上下贯通的圆孔,所述下层架包括下层隔板、下左侧板、下右侧板,所述下层隔板左端连接在下左侧板的右侧面中间,下层隔板右端连接在下右侧板的左侧面中间,所述下层隔板开设上下贯通的玻璃柱定位孔,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均为空心结构,所述上左侧板插入下左侧板内部,所述上左侧板、下左侧板同时开设至少三个相对应的高度调节定位孔,高度调节定位孔中插入平头定位销,所述上右侧板、下右侧板同时开设至少三个相对应的高度调节定位孔,高度调节定位孔中插入平头定位销,所述上左侧板的高度调节定位孔和上右侧板的高度调节定位孔数量相等且相互对称,所述下左侧板的高度调节定位孔和下右侧板的高度调节定位孔数量相等且相互对称。
所述上层隔板的圆孔数量为8~12,两孔间距8~10cm。
所述玻璃柱定位孔开设的数量与上层隔板的圆孔数量相一致,且上下相对应,所述玻璃柱定位孔的孔径小于上层隔板的圆孔的孔径。
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端连接下左侧板下端,底板右端连接下右侧板下端。
所述上层隔板左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上左侧板的上端,上层隔板右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上右侧板的上端。
所述下层隔板左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下左侧板的右侧面中间,下层隔板右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下右侧板的左侧面中间。
所述底板左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左侧板下端,底板右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右侧板下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层架的侧板插入下层架的侧板内,上层架和下层架上下相对应的侧板同时开设相对应的多个高度调节定位孔,根据需要高度调节两层架的高度然后用销子插入高度调节定位孔内,上下层架既固定在一起,又调节好了高度。上层隔板根据需要设置8~12个孔,孔径为1~3cm,下层隔板对应设置相同数目孔,孔径为0.5~2cm。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玻璃柱的支架适用于柱长20~60cm,外径0.5~2cm,可以同时处理8~12个样品或更多,具有高度可调,使用方便灵活的特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6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实验水浴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