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携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1442.2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9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丽;杨洪一;赵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架 草莓镶脉病毒 携带装置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 胶体金试纸条 本实用新型 不便问题 携带 保护罩 试纸条 检测 盒体 铰接 样本 体内 田间 | ||
一种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携带装置,它涉及一种胶体金试纸条携带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存在携带不方便,对于大批量检测样本操作不便,尤其是田间操作中带来的不便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试纸条设置于盒体内,盒体设计在梯形架上,然后将梯形架铰接于基座上,使梯形架可以在基座上活动,携带时将保护罩罩于梯形架和基座上,使用时将梯形架放置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携带装置。
背景技术
草莓(Fragaria sp.)是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唯一寄主植物,目前所知草莓蚜虫是其唯一的自然载体。草莓镶脉病毒单独侵染时无明显症状,典型的镶脉症状只在指示植物森林草莓(F.vesca)或弗州草莓(F.virginiana)上明显表现。与其他种病毒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色或紫色病斑,叶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极度矮化,匍匐茎发生量减少,产量和品质下降,对草莓生产损失很大。针对草莓病毒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剂和治疗措施,繁育无病毒苗木是其防治的最有效途径,而快速、准确、简便的病毒检测技术是实现草莓无毒化栽培的技术保障之一。
目前,针对草莓镶脉病毒检测中,使用胶体金试纸条较为常见,而且,在进行田间检测过程中,往往是针对大批量的样本同时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大量使用试纸条。由于在田间操作,从而存在由于试纸条使用数量较多,造成存放不方便,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存在携带不方便,对于大批量检测样本操作不便,尤其是田间操作中带来的不便问题,而提供一种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携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携带装置,它包括两个梯子架、基座和外罩;
所述的基座为长方体结构;基座两端面分别开设有铰接槽,两个梯子架底部分别置于铰接槽内,并与铰接槽内两侧壁铰接;梯子架的上行程终点与基座水平面垂直,下行程终点与基座水平面平行;
基座底部向内凹陷;外罩罩于基座上,并通过铰接在外罩两外侧壁的卡扣与基座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的侧壁卡接,将外罩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的梯子架上设置有多个盒,盒在梯子架下行程终点时的开口方向向上,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设置于盒内。
本实用新型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长方形盒体并排设置在梯形架上,在盒体内设置魔术贴毛面,然后通过在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背面贴带有勾面的背胶魔术贴,将该试纸条贴在盒体内;固定在梯形架上;这样在多个试纸条设置在梯形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梯形架为两个;为了方便携带梯形架;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长方体的基座,并在基座的两个短边的端面各设置有两个铰接槽(如图1所示),梯形架的两个腿分别安装在铰接槽内,与铰接槽进行铰接;这样梯形架能够在铰接槽内进行活动,即梯形架下行最大位置是与基座水平面平行;上行是朝向基座上表面方向运动,最大位置是与基座水平面垂直。也就是90度角的活动范围。两个梯形架均通过铰接槽安装在基座上。这样在携带时可以将梯形架收起,即梯形架置于上行最大位置处。在使用时,将梯形架置于下行最大位置,即平铺开,从而能够形成一排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在田间操作中,便可以将多个样品滴加到这些试纸条上进行检测,非常便于操作。
而且,在盒底部刻上数字,便于操作人员辨认盒体内试纸条与对应的样品。
为了防止草莓镶脉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携带中造成损坏或者污染,本实用新型设计一个保护罩,正好罩住梯形架和基座。为了使保护罩固定于基座上,首先将基座底部设计成向内凹陷的结构,这样底部侧壁形成一个突起,并且在保护罩两个外侧壁底部分别安装有卡扣,提过卡扣卡在该突起处,起到固定的作用。从而将保护罩固定在基座上,起到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