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装水泥车流化床中部漏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8082.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兵;张健;赵浩南;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2 | 分类号: | B65D88/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多孔板 散装水泥车 漏斗结构 流化床 焊接 本实用新型 漏斗形状 流化布 上表面 通气孔 出灰 | ||
一种散装水泥车流化床中部漏斗结构,其组成包括梯形多孔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周焊接有前、后、左、右共四块梯形多孔板,所述底板与四块梯形多孔板焊接完成后为漏斗形状,所述底板与梯形多孔板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布,所述底板和梯形多孔板均设置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省出灰时间,降低剩灰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装水泥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装水泥车流化床中部漏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散装水泥运输车内的流化床经左右两个主流化床连接而成,在装载货物的情况下,其易形成V型结构,而水泥灰也易在V型结构的底部沉积,同时存在出灰时间过长,剩灰相对较多的现像,既费时又费钱,多消耗的燃油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造成污染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省出灰时间、低剩灰率的散装水泥车流化床中部漏斗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装水泥车流化床中部漏斗结构,其组成包括梯形多孔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周焊接有前、后、左、右共四块梯形多孔板,所述底板与四块梯形多孔板焊接完成后为漏斗形状,所述底板与梯形多孔板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布,所述底板和梯形多孔板均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流化布位于底板上的部分通过压板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压板上也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前、后梯形多孔板的上部与侧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右梯形多孔板的上部与主流化床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原流化床易形成的V型结构改造成漏斗结构,且漏斗结构的底部采用底板,为一个平面,出灰时,使水泥灰不易在底部聚集,节省出灰时间,降低剩灰率。
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效增加散装水泥车罐体的装载量,有效节省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漏斗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梯形多孔板1,底板2,流化布3,压板4,侧滑板5,主流化床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和图2中,一种散装水泥车流化床中部漏斗结构,其组成包括梯形多孔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四周焊接有前、后、左、右共四块梯形多孔板1,所述底板2与四块梯形多孔板1焊接完成后为漏斗形状,所述底板2与梯形多孔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布3,所述底板2和梯形多孔板1均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流化布3位于底板2上的部分通过压板4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压板4上也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前、后梯形多孔板1的上部与侧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左、右梯形多孔板1的上部与主流化床6固定连接。
安装时,将该漏斗结构安装在罐体分仓的出灰喇叭口正下方。当需要出灰时,气体自梯形多孔板1、底板2和压板4上的通气孔吹入,使水泥灰雾化后,自出灰喇叭口排出,使用该漏斗结构设计后,水泥灰不易在底部沉积,使得排灰的时间更短,剩灰率极低,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利于散装水泥车加大装载量,节省运输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8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治理断煤问题的煤粉仓
- 下一篇:一种报废动力电池的储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