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视设备的远场语音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6245.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婷婷;肖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G10L15/22;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场 音频信号 语音控制系统 电视设备 分离模块 控制模块 编码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 拾音模块 采集音频信号 语音识别技术 智能终端设备 扬声器 环境噪音 家居环境 人声信号 依次连接 语音控制 语音指令 准确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识别技术,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远场语音控制系统识别语音指令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视设备的远场语音控制系统,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基于电视设备的远场语音控制系统,包括远场拾音模块、音频信号分离模块、编码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远场拾音模块、音频信号分离模块、编码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音频信号分离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音频信号分离模块分离采集音频信号中的环境噪音和电视设备扬声器的音频信号,得到干净的人声信号,从而提高远场语音控制的准确度,特别适用于家居环境中的智能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电视设备的语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语音识别技术,近场语音识别技术成熟,识别准确率高,但是需要靠近拾音模块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并操作语音触发装置,因此,在智能化的趋势下,远场语音控制技术应运而生,该方式采用语音触发从而摆脱了触发装置,并且可以远距离进行交互。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中存在大量噪音,包括环境噪音以及设备扬声器的声音,采用远场语音技术控制电视机、机顶盒等设备在噪音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误操作或者不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对音频信号进行简单的放大滤波处理,这样能达到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音频信号中除了语音指令还会残留许多噪音,导致电视设备识别语音指令精度不高,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电视设备的远场语音控制系统,在加入了对应的软件方法后能够解决现有远场语音控制系统识别语音指令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电视设备的远场语音控制系统,包括远场拾音模块、音频信号分离模块、编码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远场拾音模块、音频信号分离模块、编码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音频信号分离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具体的,所述远场拾音模块为麦克风阵列,所述麦克风阵列包括双麦阵列、条形四麦阵列和环形六麦阵列。
具体的,所述麦克风阵列为数字麦克风阵列。
或者,所述麦克风阵列为模拟麦克风阵列;
所述音频信号分离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模拟麦克风阵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阵列设置于电视设备内部,位于电视设备底部或顶部正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待机可控接口,所述待机可控接口与编码处理模块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视设备包括数字电视机或者机顶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电视设备的远场语音控制系统,通过上述音频信号分离模块和编码处理模块,在应用相应软件方法后,音频信号分离模块根据控制模块发送的音频信号和扬声器发送的音频信号,分离语音信号中的环境噪音以及电视设备的音频信号,然后再对其进行回音消除、声源定位、波束形成及噪声混响抑制等算法处理后得到单纯的人声信号,控制精度更高,电视设备能够识别用户在说话时,是否为对其发送的语音指令,减少电视设备的误操作,在电视设备待机情况下,用户无需触发遥控装置即可实现对电视设备的激活开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6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