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纺纱除杂传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1513.0 | 申请日: | 201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燕 |
主分类号: | D02J7/00 | 分类号: | D02J7/00;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杂 转辊 固定支架 混纺纱 转筒 水平固定 本实用新型 传送机构 水平转动 连板 上拉 纺织加工机械 除杂机构 传送过程 从上至下 均匀设置 设备领域 生产加工 传送带 纱线 出纱 多排 风罩 进纱 卷绕 梳针 吸杂 下拉 压带 梳理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纺纱除杂传送机构,属于纺织加工机械设备领域。该实用新型的拉纱机构和除杂机构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一侧,除杂转筒水平转动连接于进纱转辊和出纱转辊之间的固定支架上,除杂转筒外侧依次水平固定设置有多根除杂连板,除杂连板外侧沿除杂转筒的径向均匀设置有多排纱线梳针,吸杂风罩水平固定设置于除杂转筒下侧的固定支架上,拉纱传送带依次卷绕连接于上拉纱转辊、承带转辊、下拉纱转辊和压带转辊,承纱转辊水平转动连接于上拉纱转辊一侧的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平稳高效的在混纺纱的传送过程中进行梳理除杂,提高混纺纱生产加工的质量,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纺纱除杂传送机构,主要应用于混纺纱的连续生产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品质优良的纺织材料能够织造出高端的纺织品,使能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现代纺织中,纺织新材料的研发,特别是纳米纤维的开发和使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纺织材料概念,纺织材料成为软物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门。混纺纱做为一种重要的纺织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确保了用混纺纱织成的纺织品的性能优良,混纺纱是指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和涤粘混纺纱等,混纺纱也包括用多种纤维按不同比例来分配调节变成了混纺纱,质量优良的混纺纱,做工精细,没有接线,编织细密平整,手感柔软舒适,弹性好,耐磨性强,不起毛球和掉线。混纺纱线按其组成原料可以分为三大类: 天然纤维类混纺纱,如棉麻、毛麻和丝棉;人造纤维类混纺纱,如涤腈、涤粘和人造丝;天然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线。如:涤棉和毛棉等。混纺纱的比例没有硬性规定,但常规是有的:如涤棉布通常是65涤/35棉;CVC通常是棉60/涤纶40,常规是哪个比重高哪个原材料的名字放在前面,如毛大于腈纶,则称为毛腈,反之则称为腈毛,涤纶大于棉称为涤棉,反之称为棉涤。混纺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混纺纱依次平稳的进行传送,现有的混纺纱在传送过程中,难以便捷的对混纺纱进行梳理除杂,导致混纺纱线的短纤维和杂质难以被快速充分的去除,影响后道工序混纺纱生产加工的质量,并且现有的混纺纱在传送过程中,难以平稳高效的均匀进行牵拉传送,造成混纺纱在传送过程中局部纱线断裂,影响混纺纱在后道工序正常的进行加工,不能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平稳高效的在混纺纱的传送过程中进行梳理除杂,提高混纺纱生产加工质量的混纺纱除杂传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燕,未经蔡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1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上蜡机的纱筒收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花机